师范生是我国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师范生的培养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环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社会对教师群体的要求甚高,不仅要学高为师,还要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通过师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师德素养,确保新时代教师队伍的示范性。本书从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
本教材旨在引导师范院校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有效地规划好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大学生活与职业规划、学会自我认知、加强教师职业认知、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决策与实施、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本教材力求让师范专业大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
本书立足于地方高师院校,顺应新时代专业认证和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新要求,探索如何优化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本书主要研究新时代专业认证对高师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新要求,地方高师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地方高师院校督导机制建设,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各环节质量评价,地方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等内容。
海南师范大学年鉴(2015)
南昌师范学院始创于1952年,回眸一瞥,南师院建校已是70载;转首四顾,先后培育本专科生14.8万余人,集中培训中小幼教师、校(园)长13万余人次,远程培训与集中面授中小学校长和教师400余万人次。其立校,是满足新中国江西省对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渴望;其复兴,是回应改革开放后教师学历补偿的需要;其改制,是解答江西省基础教育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收录了安徽师范大学22位老教师口述记忆中的安徽师大的人和事,展现了安徽师大人治学之途和安徽师大治校之路。
本书是华东师大档案馆主持的”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档案建档”项目。通过当事人的讲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事件和史实的研究提供线索和文字资料的补充,具有很好的史料价值。考虑到口述档案工作的”抢救”性,采访20几位80岁以上的老干部、老教授、老校友。且选择之前出版的人物书籍中较少提及的老干部;尽量来自不同的学科且影响力较大。讲
2022年为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华理记忆》校庆纪念周历聚焦华东理工大学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从历史记忆、徐汇印象、奉贤新貌等角度,通过华理人原创摄影作品+诗歌的形式讲述华东理工大学的历史人文、建筑风貌、四季美景等,充分抒发华理人对学校的深厚情感,为70周年校庆献礼。本书作为华东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配套纪念产品制作
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中国师范教育的肇端,开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之先河。作为近代中国创建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西北师范大学历经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甘肃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几个不同时期。学校不仅见证了中国现
书稿以云南省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紧紧围绕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理想的国际化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尝试回答了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二是其主要问题、困境与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