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艾俊川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合集,文章包括文史考证札记、研究心得体会、藏书经历漫谈,内容涉及版本目录、藏书校勘、文字训诂、辨伪考据,既是一本文史知识的趣味读本,又是一则学习古籍版本鉴定的实用手册。 如何鉴定古籍版本?程甲本《红楼梦》为何各不相同?如何海淘获取异书?《且居且读》从真实的读书生活经验出发,在闲读中尝试
为了进一步促进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及其与国学研究的良性互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四川大学、《巴蜀全书》编纂组于2018年10月联合主办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文献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在会上发表的论文,特集结成本书。书稿主要内容有:三十余年来古籍整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教育部高校古委会联系的各古籍所文献整理
本书由2021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获奖论文结集而成,共收录论文103篇。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是国家图书馆为激励青年人才研究创新,搭建的一个研究与展示的平台,集中展示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工作与研究成果。自2002年创办以来,论坛日益受到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已发展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活动
本书既有通贯性的历时考察,也有专题性的共时研究,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揭示古代文献在治乱交替的历史脉络中,生生不息、传承不坠的文化规律,介绍古代图书文献传承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将四书类文献置于儒学发展史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对文献与学术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析。主要有:古代中国文献传承的制约因素;汉代图书整理与文献
本书为2016年版基础上的修订再版,重点考察近代中国一些来自西方(包括日本)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如何传播的。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等,它们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各种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知识人阅
一个经过岁月洗礼的成年人,时常会怀念小时候的纯粹与无畏。尤其是有了父母的身份后,会发现孩子身上拥有无数的发光点和可取的地方,比如好奇心、创造力。如何去更好地探索孩子的内心,这是父母需要学习的地方。阅读童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这本书中,陈赛记录下了自己采访的童书作家对孩子、成长和世界的看法,和自己阅读童书过程中的点滴
《信息获取与知识创新》以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获取途径与方法为主线,内容涵盖信息素养、信息检索技术、中外文学术文献数据库、专利、标准、数据及商标、网络开放资源获取,以及知识管理与分析工具等内容。本书结合理论列举大量实例,通过对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类信息资源的检索技术和方法,以便
本书共分十章。全书注重信息的检索和工具的使用。章到第二章为原理篇,基本沿用原来的内容;第三章到第七章为信息资源篇,除对原有信息资源做精简和重组外,又增加了免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特别是自学技能等学习资源的获取;第八章为工具篇,包括学习工具、笔记软件、文献管理软件等的使用,利于用户学会工具的使用,提升效率;第九到第十章为应
本书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系统阐述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途径、检索方法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图书馆文献分类与书目检索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述了国内外重要全文数据库资源与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图文并茂、例证丰富、内容明晰,以中文检索工具为主,兼顾部分外文检索工具,同时对
本书探讨了全国图书馆普遍适用的讲座工作方法,分为四章:图书馆讲座ABC、怎样举办图书馆讲座、图书馆讲座经典案例、新时代图书馆讲座的融合发展。书中涉及讲座选题、细分用户、时间和空间的选择、宣传、主持、打造品牌、评估等各个方面。作者还通过研究上图讲座、图书馆网络公开课、讲座书院等业界经典案例为同行提供可借鉴的、实操性强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