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分为绪论,第1章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第2章测量方法、操作技能及仪器简介,第3章实验选题。第3章共编入36个实验,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相关内容,每个实验后有预习思考题和课后讨论题。另外,根据大学物理实验的发展趋势,书中还专门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和物
本书涵盖近现代物理实验中的46个实验项目,全书共八章:第0章是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第1章是原子物理实验,第2章是原子核物理实验,第3章是微波与磁共振实验,第4章是光学与光谱实验,第5章是材料测试分析实验,第6章是无损检测实验,第7章是新型能源实验。本书中的实验项目在详细阐述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有侧重地介绍了部分实
本书着重介绍量子光学领域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并对相关的前沿课题进行了适当讨论。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场及其量子化,量子相干态、压缩态,光场的相干性及其干涉,光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热库系统及主方程理论,朗之万方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非马尔可夫系统,光学谐振腔系统,光力耦合系统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适当的地方插入相
本书是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的。全书共计55个实验,其中有5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本书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系统地阐述了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第3章阐述了处理实验数据的有关知识,包括不确定度及其简化估算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别介绍了基础性实验
本书精选30个实验题目,第一章为基础物理实验部分,内容涵盖力、电、光、热的基础性实验。第二章为综合性物理实验部分,作为选修部分用于选修提高,各专业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修。为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安排了安装收音机的实训项目,所有专业学生都可获得电子电路的实践训练。
本书包含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必修基本实验、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仿真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共六章实验内容以及附录。书中将部分典型的近代物理实验纳入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范围,并把部分放射性相关的实验用虚拟仿真实验的方式纳入教学,另外设立了一批设计研究性实验课题。
本书将概要性地介绍量子杂质问题和近藤效应的一般理论以及涉及的相关凝聚态理论基础,同时以安德森(Anderson)杂质模型为基本模型,来展示量子点系统的近藤物理的基本规律。求解开放量子系统的级联运动方程组方法以及单量子点系统、双量子点系统和三量子点系统的近藤效应及其关联的量子输运特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还将介绍关于这些
本书遵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力求从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角度,让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自成体系。全书共七章,系统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标定位,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基本物理量测量,综合性实验,设计
为了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国家在2019年推出了“强基计划”,2020年已实施了首届招生。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大方略,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北京的物理名师编写了这套《高校强基计划物理教程》。本书是力学分册,共六章:物体的运动、物体的受力、物体的受力与运动状态的改变、功和能、动量与角动
本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大学物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际情况,在总结多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4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物理实验的目的和任务、基本规则和要求,第1章介绍了误差理论、不确定度、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第2章共9个基础实验,第3章共12个近代物理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