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27个非遗传承人的手艺传承项目,每个项目包括传承人语录、项目背景、匠人故事、技艺展示、技艺教学五部分,围绕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物质及精神归宿等诸多方面,讲述了老匠人的故事。
本书共收录25个非遗传承人的艺术传承项目,每个项目包括传承人语录、项目背景、艺术人生、技艺展示、技艺教学五部分,围绕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物质及精神归宿等诸多方面。作者团队走访了陕西10个地市的80多个区县,与数百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600多张高清纪实图片,100多个关于技艺与记忆的视频,为您讲述陕西非遗
本文通过对城市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文化载体的四种类型:城市空间载体、城市符号载体、城市活动载体以及城市精神文化载体。以城市文化载体作为城市形象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核心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座城市空间载体、符号载体、活动载体以及精神文化载体资源的收集与分析,明确内蒙古地区三座核心城市文化载体的
本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是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汇聚之作,共分图片、项目及传承人三部分。通过一系列彩色照片,塑造了成县非遗保护工作和传承人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以非物质文化保护为特色,体现了中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精神,有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大的价值。具
历史沿革与特色文化概况,兰州文化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选粹,名胜古迹,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打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2021
全书结构上包含总报告、理论篇、案例篇三大部分。总报告比较分析2019-2020国家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并展望“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理论篇集中了近年基层文化工作者来源于实践工作的理论思考。案例篇汇集了多家“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的典型经验,试图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为人们了解我国基层公共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特定空间、群体传承的知识、信仰、情感、艺术、技术及其外部表现形式。 本书包含节日习俗、民间信仰、集会仪典和社会实践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高水平论文。此类非遗项目在我国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和丰富的表达形态。中国民间信仰是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近年来备受海外汉学关注。全面梳
大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研究和宣传大舜文化,并使之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是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本书共分为学界论济南大舜文化济南大舜文化景观济南大舜文化文献资料选辑三部分,收录十余位学者的研究论文35篇,及文化景观介绍和史志资料等。该书语言严谨平实,在依据文献的基础上
本书分为:卷首语、法律法规、特稿、调查与报告、理论与研究、非遗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史料与掌故,共九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激活非遗价值,赋能美好生活——在2021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论坛上的发言、以人为本分类保护——《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解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