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论著汇编。本书内容主要选自近年结项的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承担的委托课题和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全书稿共分为十四个专题:包括宋争辉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视域下河南教育强省策略研究》、毛杰的《关于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根本保证的战略研究
本研究主要基于各级政府与学校理性人的视角,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排队理论等,以重庆市为例,深入分析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的历史变迁,结合国外对比,最终通过预算机制、责任机制、比较机制等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奠定农村职业教育财政预算规模机制基础,估算出农村职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国别之间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使优质教育资源为合作办学提供了可能,也因此激发了跨境高等教育的巨大潜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应运而生。自2004年以来,经教yu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大学共9所。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成本和消费者负担的增加,利益相
本书回顾了建党100年以来,党的教育理论与政策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探讨了建党初期党的教育的复杂性,建国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思想与政策、教育发展战略的建立、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素质教育的推动、新时代教育的新发展等多项内容。全书不仅分专题清晰总结了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全面呈现中国
本书从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形势、挑战及需求着眼,聚焦“信息化时代未来学校制度重构与创新”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新时代、新阶段的教育发展特点及学校变革逻辑,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等科学方法,围绕学校教育制度、学校内部治理制度、学校外部共治制度3大维度、14个领域
近代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学科建构和知识生产的漫长进程,这一进程不仅与中国文学相互关联,也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密不可分。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民国时期外国文学与国民教育之间的互动,不仅标志着中国人文学观念的改变和外国文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形成,更承载了中国知识分子沟通中外和再建文明的使命,映照着中国人对待
本书《论对等的人——对应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中的人》,在沿用先前著作中的遮蔽性思维、对应差异思维的基础上,将对应定位思维推进到五线定位思维。本书对现行教育理论关于人的简单性概念,逐一进行了遮蔽性分析与对应改造;具体包括现行教育理论的外显性教育活动论关于人的概念、主观性教育活动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根据论关于人的概念、教育目的
以《宪法》(1982)的颁布为起点,以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标志,当代中国民办教育在这18年中完成了“必要补充”的使命。以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升本为起点,以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和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为标志,当代中国民办教育在这18年中完成了“重要组成部
《深圳教育年鉴》是由中共深圳市委教育工委、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参与编纂的资料性工具书。本卷是2023年卷。共设总述、各级各类教育、区域教育、学校选介、人物选介和荣誉名录、文件选编、资料统计等类目,另外还有特载、年度报告、大事记版块。本年鉴所收录的条目和图片均
本书是成都多位知名中小学校长关于教育的感悟和对谈。从教育心语、教育常识、教育随想、教育直言、教育视界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多为校长数年来对教育的践行与思考。每一篇文章,作者都结合了当下真实的案例作为切入点,没有空谈教育理论,而是从突出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热点出发来阐释他对教育的思考,并在书的后两章展示了他眼里的当代教育人物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