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学术交流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古典学界希望作进一步交流的呼声更高。正基于此,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古典学研究的一些学者,与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日本古典籍研究所从事日本古典学的学者开始联合起来,正式建立了“中日古典学交流与融通工作坊”这一常规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并定于每年秋季举行一次学术会议,就共同关注
明清鼎革之际,生活在宁波的中国儒生朱宗元,是如何通过思想和精神上的种种努力,去协调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与纠葛?与以往全球史著作只关注流动中的人不同,《在地之人的全球纠葛:朱宗元及其相互冲突的世界》的主人公朱宗元是一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宁波的在地之人,但我们从其著作中却可以看到他对远西之地的想象和对全球网络的参与。借助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实现对乡村道德伦理、价值文化、民俗文化的重构。旨在阐明传统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文化的建构。书中深入发掘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对当代中国乡村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乡土特色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路径进行探究,增进传统文化认同,建设
本书主要考察17、18世纪肇始于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而后整个欧洲出现的一种带有东方品位的艺术风格和潮流。作者没有简单从文本中考察这种文化潮流,而是将目光聚焦于中世纪欧洲旅人带回的光彩夺目的瓷器,或是东印度公司输人的中国工艺品、丝织品。
本书中的“后海文化”着重讨论的是2003年以来的新都市文化。由于新都市文化是动态性、生产性的概念,它是在与大众媒体的互动中演化和建构的,其必然会滋长出一种历史文化无法涵盖的新内容,所以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发现性和描述性的,以此来展示新都市文化,这里不是要界定什么是新都市文化?它有哪些特点?在若干年以后来看今天的后海文化,也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年鉴2020》由市文资中心主办,《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年鉴》编委会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本年鉴是一部全面记载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的工具书,是市文资中心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和交流平台,对于宣传、指导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澧水是湖南四大河流之一,主要流域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它发源于湖南省桑植县,经桑植、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等县市,汇入洞庭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澧水不仅孕育了生命,也塑造了澧水流域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本书以水为主线,通过对历史时期澧水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人水关系演变等问题的考察,对澧水流域的
本书以湘江为主线,通过对湘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人水关系演变等问题的考察,对湘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文明起源、城市发展、商业贸易、文化变迁、民族融合、人才群体等进行深入探讨。书中首先介绍了湘江流域的水文与人文特征,考述了“三湘”的七种说法,湘江流域的远古传说与诗画历史,接着分别从湘江流域的书院与湖湘文化的传播及人才群体的兴
本书由广州大学、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编写。全书由总报告、文化事业篇、文化产业篇、文化消费篇、文化遗产篇、文旅融合篇、专题研究篇七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发展情况和相关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和研究渠县巴文化的散文和论文等。巴文化是中国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其内容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有着极为深厚的内涵。渠县是巴文化重要的分布地,本书作者在近几年对渠县巴文化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采用研究论文、推介文章和散文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