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经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在广东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大力支持下,自2018年5月组织人员开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区域报告四个部分,对河南省2021年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2022年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报告认为,2021年,河南省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与洪水灾害叠加的考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弘扬
本书对粤北地区的韶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以三章的篇幅详细论证了韶州韶石与舜帝奏韶乐的密切关系;其次论证了韶文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结构以及民族民系构成及其在岭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论证了韶文化替代粤北文化的原因,以及韶关人文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对粤北的艰苦开发过程;后是对韶文化区别于其他地方文化的
本书内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具体内容包括:仓颉的传说;微子传说;江淹的传说;三皇姑传说;汉白明月酒的传说;路庄民舞;鹬蚌舞;二鬼摔跤;豫东快板;三弦落子戏;西凉掌拳;程门护家拳;夕阳掌夜叉棍等。
本书以“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为题,内容涉及民间文化艺术概述、广西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广西民间文化艺术——民间传统乐器、民间歌谣、民间舞蹈、地方传统戏剧、地方曲艺和传统吹打乐、民间工艺、民间传统节日及活动。全书内容充实、针对性强,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论述清晰、通俗易懂。目的是使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民间文化艺
本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广东乡村集萃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广东省各市为单位,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广东乡村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非遗项目的源流、具体内容、传承情况以及非遗项目主要传承村落。本书的编写对保存和传承广东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广东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和可
书稿系统研究了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自然环境特色,历史传统特色,文化生态特色,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区、街区、乡村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各级政府职责与工作着力点及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与黄河文化的关系,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案例。
本书共十五章,展示了小岭村及其赣西南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包括“源远流长的故乡习俗”“在赣西南读懂家族、谱牒和人名文化”“城市似苍狗,乡村如长风”“璀璨纷呈的赣西南饮食”等内容。
1985年5月至1989年6月,鉴于很多艺术价值很高的民间文艺形式在被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失传、湮灭,由原赣县文化局组织专家对赣县民间文化事业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书。书中较为详细地记录了赣县自建县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文化历史状况。如赣县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民间文艺、文艺创伤、地方戏曲、电
本成果主要内容不仅在于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更深究了以影视剧、纪录片为主的多种现代艺术手段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传播的影响。现代媒介载体与中国固有的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