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观察(第一辑)》包括非遗篇、研究篇和附录三个部分,非遗篇关注并展示了以重庆为主的川江号子、重庆剪纸、小河锣鼓等24个非遗项目;研究篇介绍了木洞山歌的传播实践、荣昌夏布的品牌传播和重庆非遗传承人的媒介素养等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和梳理了2020年中国非遗概况和国内非遗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附录收录了“非遗与传播”团队整
文旅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践行绿色发展,实现共富共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阵地。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革,文旅产业在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调整。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结
本书是一部以研究符号经济为出发点来研究地方文化产业的专著。本书以四川省社科联重点委托课题“符号经济视野下的宜宾文化产业研究”为基础,经过多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完成。本书从符号经济视角出发,对宜宾市白酒产业、竹产业、茶产业、旅游产业、餐饮业、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特色、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了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提出了
本书共11章,内容包括:三苏文化;苏洵与族谱文化;三苏文化与苏式蜀学;雕版印刷与藏书文化;彭祖及养生文化;李密及孝文化;丹棱大雅文化;青神竹编文化等。
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地域性分支,发祥于潮州,是由讲潮语的民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形成的,是一种由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长期互相交融影响而形成的文化体系。传承千年的潮州文化,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城市肌理,本书用大量的图片和精炼的文字,从历史、艺术、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衣食住行等方面,
本书通过结合当代公共空间设计和岭南文化元素,从当代公共空间中的导视设计、餐饮空间的文化元素、城市历史街区的文化元素几个角度着手,研究了岭南文化在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本书以岭南文化的特征和内容为设计元素,以当代公共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背景,并以岭南文化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各种案例为支撑,对岭南文化与公
本书收录近100篇文章,共分云阁听涛、长河探源、古城春秋、红都纪事、书院儒风、风物传奇六个部分,主要反映茶陵的历史文化溯源、茶陵古城历史、地方风俗民情、历代书院文化等有关历史纪实性、资料性文章、图片。文章主要以写实为主,挖掘历史文化,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思想性较强,价值取向正确,是育人资政的良好载体,可读性较强。
本书梳理总结了2020年度长沙文化与旅游业总体发展情况,重点剖析了文旅产业三大支柱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住宿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了长沙文化与旅游业重振的主要经验和典型做法,对标介绍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全国十大文旅消费热点城市发展成效和经验,并对2021年长沙文化与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与三大支柱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相关建
《瑶族文化与特色产业论集——庆祝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专辑》为瑶族文化相关的研究论文的合集,也是庆祝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专辑。本书共分为恭城瑶族文化、各地瑶族文化、瑶族特色产业、瑶族地区脱贫攻坚经验与启示、瑶族艺术、瑶族语言等几大方面,对瑶族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落实“2030年可
本书稿系湖北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空间与非遗意象: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编号2020229)之成果。以武陵山片区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重庆市酉阳县、贵州省沿河县、湖北省恩施市这四个典型的民族地区为关注点,梳理武陵山片区非遗传承传播及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评估相关地区非遗新媒体传播的经济潜能、对乡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