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区域经济史和区域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有清一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打击下的小农经济、灾民生活、社会冲突、政府与民间的救灾措施和应对机制,了解和把握水灾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互动机制,从而对清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影响下的经济、社会,以及政府荒政、民间救助等社会应对机制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力图揭示水灾影响下
《2015年淮河流域旱情年报》根据2015年淮河流域水文气象资料,全面分析总结了流域雨情、水情、江河来水量、湖库蓄水、土壤墒情、地下水埋深和调水情况等内容,成果可为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信息支撑。《2015年淮河流域旱情年报》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准确,适合于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文气象等领域的技术人
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灾害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特别是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与资源的农业和农村生计,遭受气候变化的威胁更为严重。本书通过云南和陕西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作物变化、水资源短缺、农村生计安全风险增加、迁移类型改变等方面如何对妇女和男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两性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同的能力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高精尖技术迅速发展与广大社会主体资源价值认知不断增长,主要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江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健康发展亟待厘清气候变化与本区域发展之间的交互影响,提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三大产业的优化方向。《江苏应对气候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法律问题研究》在深
北京地区春季尘暴的频繁发生和大量浮尘天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及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对尘源区、沙尘输送途径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交通运输安全、工农业生产、人蓄健康均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尘暴发生规模、发生频次和发生的性质上均经历了很大变化。国内外学者就尘暴的来源解析和治理手段都有很多的研究和尝试。根据北京多年来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热点。南南科技合作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科技能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本书分析了当前国际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发展态势,以及南南科技合作对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亚非拉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现状、科技政策与技术需求;按农业、能源、水资
2016年9月,G20峰会于杭州召开。值此国际性对外宣传重要场合,外文出版社拟与财经研究院合作策划出版“G20与中国”系列外宣品,邀请我国经济和外交政策领域的专家、政策制定者和亲历推进者,解读与G20相关的时下较热的中国话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该系列计划出版10册,《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行动》分册拟邀请何建坤
《巴黎协定》凝聚了全球政治共识,是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开启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本书特邀气候变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撰稿,以“《巴黎协定》重在落实”为主题,涉及国际气候变化治理进程的全新进展、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和热点问题,对于关心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各级决策者和管理
2016年9月,G20峰会于杭州召开。值此国际性对外宣传重要场合,外文出版社拟与**财经研究院合作策划出版“G20与中国”系列外宣品,邀请我国经济和外交政策领域的专家、政策制定者和亲历推进者,解读与G20相关的时下*热的中国话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该系列计划出版10册,《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行动》分册拟邀请何
《大家小书》思想类(精装)包括《简易哲学纲要》、《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中国政治思想史》、《天道与人文》、《春秋战国思想史话》、《晚明思想史论》、《谈美书简》、《民俗与迷信》、《希腊漫话》、《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孔子的故事》、《乡土中国》、《经学常谈》和《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