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创新使用模块化教学,分为新闻播报、评论播音、新闻专稿播音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均有课前热身、学习目标、案例导入、理论基础、课堂训练、任务拓展、问题思考、评价方法等八个板块,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训练,所选稿件具有时代性、贴近性、实践性。本书根据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引入播音主持工作岗位标准,创新实施拟制片人制(
2024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一本通
电视真人秀作为娱乐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介联姻的一种典型样本,是电视综艺节日发展到工业化生产阶段的新形式,是人类追求自由生活与自我表达的影像化尝试,也是真实戏剧在大众传媒载体上的一种变身。本书以我国电视业的发展背景为脉络以窥私、拟态、戏仿、场域等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戏剧学等人文科学理论为依托,用文献研究、参与式观察以及文
本书专精于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层面,对采、写、编、拍、说等进行更深入的讲解,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将业务操作、规范和技巧讲清说透,兼有理论解释力和操作实用性。鉴于新媒体或新技术语境下广播、电视业务操作的新变化,本书设专章分析互联网音频与网络视频这两类与广播电视关系密切的网络衍生品,重点讲解传统广播、传统电视如何与新媒体进行业
《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二版)》是一部面向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广播电视学导论(第二版)》在历史、体制、产业、影响、文化等维度上,对全球广播电视业的总体格局和演进规律做出了清晰的勾勒与阐释,并结合新媒体化和全球化的当代趋势,深入剖析了广播电视业及其新形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学导
本书是一本文化传播类专著。本书围绕“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发展”这一主题,以广播电视的内涵为切入点,由浅入深地阐述了广播电视的内涵、发展历程、基能、技术原理,系统地论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与生产、广播电视的队伍建设、广播电视产业,诠释了新媒体的内涵、传播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广播电视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以及与媒体融合的动因,深入
王艮,字心斋,阳明后学代表人物,泰州学派开创者。本书《心斋学谱》由心斋七世孙王士纬编撰,共分六部分:传纂、学述、著述考、学侣考、一庵学述、东厓学述。不仅介绍了心斋的生平与学问,也论及心斋的师友学侣,更附有心斋后学一庵与东厓的学述,是了解泰州学派的入门要籍。不仅可由此一窥心斋学术之大概,更可由此了解泰州学派之大体。此次整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