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给孩子阅读好吗?晚上读还是白天读?孩子喜欢看电视(电脑),不喜欢看书,怎么办?怎样理解幼儿读物的教育性与艺术性?本书由知名儿童文学、儿童阅读专家赵霞和方卫平共同创作,针对家长、幼儿园教师及各类早教机构在06岁儿童早期阅读中存在的常见困惑予以专业、细致的解答。全书分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六
本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导论、新媒体运营背景、新媒体运营理论、国内主要的新媒体平台、新媒体运营策略、用户行为分析、新媒体运营法律法规与伦理等。
本书聚焦数字图书馆,首先论述了当前数字化阅读素养教育。其次,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阅读平台的建设与数字图书馆的推广策略。再次,解读了数字图书馆的社交性与参与性。最后,展望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媒体写作获取收益从2015年开始,到2022年年底已经发生了数次变化,最近一次大幅度变化是头条收益系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本书的价值,即IP写作获取收益。之前纯靠流量写作——有阅读量就有收益的写作模式必将被市场淘汰,而依托新媒体写作模式获得高额收益的图文内容创作者近期也出现流量收益大幅萎缩的情况。本书对新形势下
《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致力于创建多元对话的传播创新研究学术空间。本集刊采用专家匿名审稿制度,评审标准仅以学术创新为依据,每年出版两期。《传播创新研究》深深扎根中国传播创新实践,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在场”地感知中国传
该辑刊已在我社出版多辑,此为第十二辑。主编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该辑刊主要收录有关三皇历史、齐家文化、石鼓文、《尚书》、《周礼》、《韩非子》等相关研究的单篇论文十五篇,如赵逵夫《积石与大禹导河治水的有关问题》、祝中熹《齐家文化在华夏文明育兴中
本书讲解了有关信息传播方面知识的通俗科普读物。本书讲解了生活中常见的,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其受众的语言套路,分七类分别做了介绍和阐述,其中化用自现实的案例与作者的解说并重。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分辨这些别有用心的语言,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可爱的动物插图也提升了阅读乐趣和体验感。
在我国,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刺激现代化进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腐败问题备受政府、媒介和民众等多元主体的关注。本书重在考察围绕反腐败议题的中国媒介话语构建的关键性因素、媒介话语传播机制、媒介话语传播规范、参与者媒介素养、媒介话语引导等重要问题,试图对于反腐败议题媒介话语构建的应然状态做出解释。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号为21FXWB023。共识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当代社会的共识形态以网络舆论方面的基本认同为主要形式。舆论共识与媒体议程设置和新闻报道所传递的价值观之潜移默化有关。媒体记录的社会变迁被称作媒体记忆,社交媒体舆论场的公共讨论影响着用户认知并最终演化为群体记忆。用户认知与群体记忆塑造网络共识,形
本书分8章。第1章为信息资源与信息素养,主要对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素养的相关理论做了介绍。第2章为信息资源检索,介绍了信息检索的概念、语言、基本技术以及检索策略和检索效果评价。第3章为中文数据库检索,主要介绍了常见中文数据库的检索策略,另外对中文传统信息检索做了概述。第4章为外文信息检索,主要介绍了常见外文数据库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