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发明纸张和印刷术最早的国家。几千年来,先辈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至今保存着1794年以前的善本图书220余万册和1949年以前出版的期刊、报纸7800多种,它们具体而又完整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辉煌演变过程,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的重要活动
本书将大数据时代与图书馆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这一大背景,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过程,介绍了我国现代图书馆的现状、大数据的时代到来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剖析了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理念,重点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信息管理、服务与质量管理、用户与安全管理、图书馆情报学等内容。本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基于网络化发展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组织管理、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及服务概况、现代图书馆信息采集管理、现代图书馆信息加工管理、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及服务的创新。
本书是一部学术研究著作。图书馆是社会阅读的主要阵地,通过推动阅读推广工作,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和影响力增强,彰显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本书立足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着重关注社会阅读推广与图书馆服务效能,主要从“理论引领与组织实践探索”、“阅读推广与活动策划组织”、“未来畅想与阅读体系构建”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图书馆战略规划是面向未来,明确图书馆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目标与框架。本书以云南省科研项目“图书馆的未来服务与建设”[201845]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图书馆战略规划与未来发展,内容涵盖了图书馆战略规划与管理、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图书馆危机管理、图书馆的营销推广管理、图书馆的理念创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图
本书既有通贯性的历时考察,也有专题性的共时研究,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揭示古代文献在治乱交替的历史脉络中,生生不息、传承不坠的文化规律,介绍古代图书文献传承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将四书类文献置于儒学发展史的视野中加以审视,对文献与学术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探析。主要有:古代中国文献传承的制约因素;汉代图书整理与文献
本书由2021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获奖论文结集而成,共收录论文103篇。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是国家图书馆为激励青年人才研究创新,搭建的一个研究与展示的平台,集中展示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工作与研究成果。自2002年创办以来,论坛日益受到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已发展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活动
如果说一部作品的产生,是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紧密结合的结果,那么出版机构要完成一个刻本,就是刻家、作者、文本与受众之间四者相互影响的结果。明清书坊往往身兼多职,既安排出版计划、编辑文本,还要负责发行销售。也就是说,一个戏曲刊本,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精神,而且包含了书坊主对于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学的思考。从这个思路出发,本书以出
本书为《辨伪研究书系》中的一种,是一部关于辨伪学的专题论文集。本书是一部关于辨伪学的专题论著。作者在原《文献辨伪研究》出版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修订。介绍了两汉至民国时期知名考据大家的辨伪方法,并对考据方法进行点评。全书分为源流、专题两编。源流包括明代以前辨伪学述论明代辨伪四大家合论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评析《四库全书全目
本书详尽地分析研究了范注从天津新懋印书局版到北平文化学社版,再从开明书店版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发展过程及修订内容,并揭示初版《文心雕龙讲疏》是范老在黄注、黄札的基础上,对《文心雕龙》这一传统的学术经典,进行现代学术研究的一次尝试;文化学社版《文心雕龙注》则是范老充分吸收前人的校勘成果,尽力摆脱对黄注、黄札的依赖,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