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近20余年对江西境内丹霞地貌区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和面积高程积分等方法,对江西境内丹霞地貌区的地质背景、形态类型、景观特征、成景系统、演化阶段进行分析,并结合各丹霞地貌点的丹霞文化和开发现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各丹霞地貌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策略。
沙漠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干旱少雨是其普遍特征。中国的12个沙漠(沙地)横亘在北方,构成了辽阔的沙漠带或者沙漠弧,显著地区别于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这里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的特征。本书从环境考古的角度,对中国沙漠带的人类活动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辨
本书汇集了由长光卫星拍摄的一系列卫图片,从卫星拍摄角度展现了中国的自然之美和变迁之美。书中从颜色、形状和地域等各方各面描绘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从城市到建筑,从生活到能源,在不断变化的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更好、更强的中国发展变迁之美。
本书以少儿的视角和语气介绍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为主的恩施地质遗迹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恩施地区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位于我国第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段,也是扬子板块中部与上部的过渡地段,喀斯特地貌独特、典型,拥有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富有底蕴的人文景观,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手绘插画,解释
本书以构造物理模拟的相似理论为基础,以盆地和造山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为基本出发点,以科学问题的产生、物理模拟方法及模型建立、模拟结果和科学问题的解释为脉络,开展了对伸展型盆地,挤压型盆地,走滑拉分型盆地,褶皱-冲断带如阿尔卑斯山、扎格罗斯山、安第斯山等典型造山带以及特殊的底辟构造,以及造山带和盆地内部结构在变形过程中的应
本书收录了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研究领域涉及盐湖地质、矿产、盐化工、环境、生态等学科,研究内容涵盖了盐湖资源与环境面临的热点问题,分为重点实验室及野外台站建设、盐类及其他矿产、盐湖化工、盐湖古气候与生态环境、盐湖资源发展战略五个部分。本书研究成果回应了社会对有关钾、锂等盐湖资源与环境保护等
《滑坡堰塞湖灾害机理与风险防控》主要介绍了滑坡堰塞湖链式灾害所涉及的堵江成坝、冲刷溃决、洪水演进等动力过程的力学机理与模拟分析方法,进而建立了堰塞湖溃决危险性和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用于不同坝体物质结构特征和治理目标的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相关内容可为山区滑坡堰塞湖灾害的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提供理论依据和经
青藏高原,已知的盐湖就有123个。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群由南霍布逊、北霍布逊、达布逊、大别勒滩、小别勒滩、涩聂和东陵等表面有湖水的盐湖和察尔汗、别勒滩两个干盐湖所组成。鄂尔多斯高原大小盐湖也有100多个。依托盐湖资源青海省建立很多企业,本书结合K、Li、Mg、Na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企业介绍生产工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
本书着重介绍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如扎陵湖、西溪、鄱阳湖、洞庭湖、珍宝岛、黄河三角洲等,并对不同湿地的特色予以详细介绍:有的湿地以自然风光、物种丰富取胜,有的湿地以珍贵动植物闻名,还有的湿地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并存。本书采用图文结合、深入浅出的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了各个湿地的外延、内涵、价值、意义等,是一本高品位、通俗化的
本书作者沃里克·F.文森特追随“湖沼学之父”弗朗索瓦·A.福雷尔的脚步,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当前的湖泊研究作了系统的阐述,内容包括:湖泊的诞生与消失、湖泊沉积物所记录的环境信息、湖水的季节性混合运动以及湖泊与周遭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并重点介绍了湖泊作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活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