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括结晶学理论、缺陷理论、晶格振动理论和能带理论四章,重点论述了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进而阐述了晶体的宏观性质及其应用。书中结合作者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对很多问题采取了新的处理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述,使初学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书中每章后面都配有一定量的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和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九五”规划教材。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电磁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各个方面。书中对教学主干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准确表述及其历史形成过程,关键性实验,各个时期物理学界大师们
本书围绕光的接收与探测,结合国内外新技术的发展,系统介绍光信息检测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光调制与传输、光电探测、光波参数检测、微弱光信号检测、光电接收系统设计、典型光电检测系统等内容,使读者深入了解光信息的调制、传输特点;熟悉各类光电探测器的主要特性及应用技术;了解噪声的随机概念,通过对光电转换过程中噪声
本书系统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分为4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学习物理实验的意义、任务和基本要求;第2章为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主要介绍误差、不确定度、有效数字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第3章为物理实验基本知识,介绍了物理实验的种类、测量方法和实验的基本仪器;第4章为实验项目,详细地介绍了22个实验项目
各种极端海洋环境要素(风速、波高、风暴增水等)的联合作用可直接导致河口海岸城市防护工程的灾害性破坏,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为尽可能地减少这种损夫,准确推算各种极端海洋环境要素的联合设计参数是非常必要的。本书对以往各种极值推算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将复合极值模型和**熵模型结合起来,建立
本书是在吉林大学“近代物理及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和创新实验两部分,内容涉及核探测技术、原子分子物理、光学、微波、薄膜制备与测试技术等领域共38个实验,其中近代物理实验24个,创新实验14个。本书着重介绍近代物理实验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本书还配制有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全书分三篇六章,共72个实验。第一篇为物理实验的数据分析,包括第1章误差理论基础知识和第2章有效数字及实验数据处理;第二篇为物理实验项目,包括第3章基础实验、第4章综合与近代物理实验、第5章设计性
本书是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介绍了在近代物理发展进程中有重要意义的著名实验,以及在近代物理实验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典型实验,总计34个。全书重点阐述了物理实验的思想与方法,着重于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技人员和教师参考。
本书分三部分,共13章,主要介绍了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金属材料中的固态相变、固态相变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材料研究、生产和使用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及物理实验室具体实验仪器进行编写。第1章、第2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基本环节,实验数据处理相关的基础知识,比较法、放大法、补偿法、转换法、平衡法、模拟法等常用物理实验方法。第3章介绍了固体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