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大学物理实验》共八章,分别为“绪论”、“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物理实验基础训练”、“力学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综合与近代物理实验”和“设计性物理实验
本教材以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室必修的实验项目为出发点,按照三个层次(基础、综合、设计)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归纳了多个实验项目。本教材是遵照教育部颁发的工科本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实验的特点、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测量、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基
温度计拥有的热量真的和人体一致吗?热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如果和光一样快,时间会静止吗?这些日常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恰恰都是物理学所关注的话题。现代物理学奠基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波兰物理学家利奥波德,英费尔德联合打造的物理学科普读物《物理学的进化》,自诞生以来,屡屡赢得读者的青睐。全书没用一个数学公式,却清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波动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4篇;下册内容包括电磁学、近代物理基础2篇,共21章。本书将理工学科大学物
本书是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热学、振动与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等。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了一些培养工科学生所普遍需要的物理学内容及其与高新技术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并引入了研究性教
软物质(聚合物、胶体、表面活性剂和液晶)是现代科技中很重要的一类材料。它们也是许多未来技术的基础。软物质在固体和液体之间显示出复杂的性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软凝聚态现在可以和固体凝聚态一样在可靠的物理基础上讨论。本书侧重于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软物质体系的各种现象,包含软物质概念、软物质溶液、弹性软物质、表面
《新概念物理教程》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为《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卷,与已出版的力学、热学、电磁学、量子物理各卷配套,组成一个完整的基础物理课程教材体系。本卷共分光和光的传播,几何光学成像,干涉,衍射,变换光学与全息照相,偏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的量子性七章和两
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针对大学物理课程课时较少的情况,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中的核心内容为框架,弱化理论推导,力求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公式,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全书共15章,每章配有章首问题,章中思考题紧扣各个知识点,章末有本
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吸收了国内外优秀物理教材的精髓,充实了大量物理学史和最新科技进展后修订而成的。全书分为两册,共7篇。上册包括力学、振动与波动、光学、静电学;下册包括磁学、热学、近代物理。本书不仅融入了作者多
本书是在第一版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基于编者多年教学经验,参考国内外同类优秀教材,结合目前课程设置和学时设置的实际情况修订而成的。本书立足于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力求把物理概念和原理阐述得准确严谨、清晰简明,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