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吉林大学“近代物理及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和创新实验两部分,内容涉及核探测技术、原子分子物理、光学、微波、薄膜制备与测试技术等领域共38个实验,其中近代物理实验24个,创新实验14个。本书着重介绍近代物理实验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本书还配制有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全书分三篇六章,共72个实验。第一篇为物理实验的数据分析,包括第1章误差理论基础知识和第2章有效数字及实验数据处理;第二篇为物理实验项目,包括第3章基础实验、第4章综合与近代物理实验、第5章设计性
本书是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介绍了在近代物理发展进程中有重要意义的著名实验,以及在近代物理实验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典型实验,总计34个。全书重点阐述了物理实验的思想与方法,着重于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技人员和教师参考。
本书分三部分,共13章,主要介绍了固态相变的基本原理、金属材料中的固态相变、固态相变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材料研究、生产和使用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及物理实验室具体实验仪器进行编写。第1章、第2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基本环节,实验数据处理相关的基础知识,比较法、放大法、补偿法、转换法、平衡法、模拟法等常用物理实验方法。第3章介绍了固体密
《大学物理实验》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大学物理实验》共八章,分别为“绪论”、“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物理实验基础训练”、“力学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综合与近代物理实验”和“设计性物理实验
本教材以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室必修的实验项目为出发点,按照三个层次(基础、综合、设计)从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归纳了多个实验项目。本教材是遵照教育部颁发的工科本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实验的特点、物理实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系统地介绍了测量、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基
温度计拥有的热量真的和人体一致吗?热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如果和光一样快,时间会静止吗?这些日常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恰恰都是物理学所关注的话题。现代物理学奠基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波兰物理学家利奥波德,英费尔德联合打造的物理学科普读物《物理学的进化》,自诞生以来,屡屡赢得读者的青睐。全书没用一个数学公式,却清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力学、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波动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4篇;下册内容包括电磁学、近代物理基础2篇,共21章。本书将理工学科大学物
本书是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热学、振动与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等。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了一些培养工科学生所普遍需要的物理学内容及其与高新技术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并引入了研究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