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来了,如何防范与应对》在“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旨在为山洪易发区的干部群众提供一套系统的山洪灾害应急防范应对知识,以期提高基层防范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发挥作用。本书不仅涵盖了山洪的成
本书主要试图分析解释气候变化是如何运作的,哪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及其原因。
《趣味矿物学》是俄罗斯杰出的科学家、了不起的科普大师亚历山大·叶夫根尼耶维奇·费尔斯曼满怀对大自然与人类的热爱,为我们讲述的一堂关于石头的科学课,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精彩的故事原来石头有趣又重要,一点都不枯燥。《趣味矿物学》告诉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就是一种石头;手机和电脑中使用的原料铝是从铝土矿
本专著是郑州大学牵头承担、获得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洪涝灾害预报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考虑城市洪涝过程涉及数据多、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泛,且类型、格式多样等特点,作者基于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四项大数据技术,分别是基于本体模型的城市洪涝大数据整合管理技术、公众媒体中城市洪涝
本书内容包含: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河流之间也有“抢夺站”?;世界上有粉红色的湖吗?;地震发生时,天空中会闪光?;地震可以预报吗?;北极海水结成的冰居然很重要?;冰天雪地的北极也会着火?;赤潮是红色的潮水吗?;洗衣服也会引起海洋污染?等内容。
鼓浪屿历史上因特殊的机缘英杰辈出,名流云集。本书主要以厦门博物馆藏中有关鼓浪屿民国时期历史的文物、老照片、明信片、票证契约和家族文书等资料为基础,深入挖掘藏在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鼓浪屿黄金年代,在这座小岛上发生的耐人寻味的故事,重温这段无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历史。全盛时期的鼓浪屿,有闽南地区最好的医院和学校,高官巨贾、名
本书针对流域侵蚀治理的迫切需要,聚焦浅沟和切沟侵蚀过程量化与机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大量的野外定位观测和控制条件模拟试验资料,结合立体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等现代测量技术,揭示了浅沟和切沟的发生发展过程,明确了降雨、汇流、壤中流和土壤管道流等侵蚀动力和地形因子对沟蚀过程的影响,基于CCHE2D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浅沟集水
本书系统总结了河流沉积相和沉积物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并通过大量涉及范围从露头到整个盆地的案例研究来说明河流沉积体系及其结构,详细论述了构造、气候和海平面升降对河流沉积过程的控制作用,讨论了河流沉积的构造和气候控制以及基准面变化对层序结构的影响、河流沉积体系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认识,并尝试根据河流储集体的地层和沉积结构对非海
本书以滇池流域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选取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四个时相,以遥感影像、中国气象数据网站点数据、DEM数据等相关资料为基础,利用ENVI、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对滇池周边湿地1988-2008年近30年景观格局多样性的规律进行定性和定
本书为全国气象部门征集的有关智慧气象服务和基层防灾减灾优秀论文选编,结集出版,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规划》、第七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文件,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强化气象服务核心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气象服务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