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km,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它被科学家称为”最大的反应堆”,地球的内部地质的变化很大程度是它液体的流动所致,王连河编著的《图解科普世界丛书:直通地核之门》以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向读者打开神秘的烈火岩浆地核之门,了解地壳变化的神秘机
《浩瀚的宇宙》是一部人类认识宇宙的结构、形成及发展的简史。全书从地球所处的太阳系写起,由近及远,先后介绍了太阳系、银河系及各星云,然后从物质的基本结构原子、分子等出发,有条不紊、逻辑严密地揭开人类认识宇宙各星体的结构、形成及演化的依据和过程,进而系统地认识宇宙的形成及发展。作者化繁为简,抽丝剥茧般将繁琐的天文理论知识,
茫茫宇宙,无穷无尽,蕴藏着多少巨大奥秘啊!宇宙何时诞生的呢?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呢……阅读“图解科普世界丛书”,如乘坐宇宙飞船邀游于太空,任由揭开云遮雾绕的神秘面纱,尽情纵览星座黑洞的魔幻迷宫。《图解科普·爱科学学科学系列丛书:走出国际空间站》知识全面、内容精练、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青少
POD产品说明: 1.本产品为按需印刷(POD)图书,实行先付款,后印刷的流程。您在页面购买且完成支付后,订单转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据您的订单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单独为您印制该图书,属于定制产品。 2.按需印刷的图书装帧均为平装书(含原为精装的图书)。由于印刷工艺、彩墨的批次不同,颜色会与老版本略有差异,但通常会比老版本
《图解科普世界丛书:望远镜的遥望》以从不可思议的引力到暗物质的性质,来发现和认识宇宙。《图解科普世界丛书:望远镜的遥望》通过60余个科学实验来证科学原理,用大量清晰直观的图像和言简意赅的文字解释奇特的现象。利用大量已知的天文学知识、最新的发现和新的天文学理论,带你走进探索宇宙的科学之旅。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认识宏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天干与地支、浑天仪与地动仪、古代天文历法。
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是香港一所由政府资助的郊野研习中心,自1995年启用,一直以来致力于在香港及邻近地区推动环境教育和天文教育的工作。除了0.5米口径望远镜外,还有大量小型望远镜等天文设备,平日提供天文课程、天文观测活动、教师培训等,以推广、普及和提升地区的天文知识水平为宗旨。天文馆在2006年引进了数码立体星象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天象记载、天文历法和天文仪器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古代天文学的思想成就、古代天象珍贵记录、独具特色的古代天文机构、致用性的古代历法、古代计时仪器漏和刻、测量天体的浑仪和简仪、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功能非凡的候风地动仪等。
本书是一本反映中国天文学发展与进步的史话类科普读物,讲述了“古人观测天文的智慧”、“不断发展的天文利器”、“灿如繁星的天文学著作”、“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天文观测的新视野”等多方面的内容。
本书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构建教材结构,融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文献资料,并在多年使用的研究生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是高等院校天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以天体的实测技术与方法为主线,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天文台址选定、天文望远镜和天文探测器的相关知识,同时介绍了天体的光度测量、偏振测量、分光测量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