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0》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其他重要历史年 份的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 资料。 本年鉴正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一、综合;二、公共图书馆;三、 群众文化;四、艺术;五、旅游;六、
本书覆盖了澳大利亚被殖民前的三百年到今天,中国文化遗产对澳大利亚本土的多方面影响。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早期来澳的华人在淘金热下的艰辛生活状态;影响澳大利亚发展的华裔澳大利亚人,以及一些有趣的人物,如1865年被送上绞刑架的新南威尔士丛林游侠波山姆;梅光达,1850年出生于广东,他去世时,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和西方人哀悼他
自我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起点。本书专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传播智慧,观照儒释道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争运用中西理论对话的方式,彰显中华文化自身的主体性,从而以中国自身的话语建构中国的自我传播理论体系。
本书围绕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多方位的理论探讨,以前沿性、学术性、原创性、公共性和先进性为学术目标,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予了学术的回答,对当代国际文化产业理论给予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全书下设“特稿”“文化安全研究”“文化政策研究”“文化经济研究”“非遗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产业”“文创开发研
本书是岭南文化读本丛书中一种,以岭南文化为阐释对象,从构成、特征、演变的角度展开深入剖析,并从民俗、技艺、学术、文化、医学、历史名人等方面作出专题论述,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文字精炼,编排做到了图文并茂,真正做到了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是广大读者了解岭南文化的优选读本。
华夏传播学是传播学中国化研究领域富有特色的学术成果。她立足中华大地,依托五千年文明成果,探索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关系所积淀的深厚智慧,思考人类如何共同生活的永恒主题,构建人类共生交往的“中国方案”。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套装全五册)》为系列出版物,共五册,总篇幅500千字,通过对5位传承人及周边人员进行采访,对被采访人的口述资料进行记录和整理工作,记录这些传承人技艺传承的历程、思考和技艺表现的精湛、在实践中的创造智慧;同时将了解传承人工作生活状态的人员(亲属、朋友、领导的)或传承参与人(传承人的学生、
围绕“孔子学院是媒介”这一核心假设,本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媒介环境学范式下,应如何认识和理解媒介?(2)孔子学院是否具有媒介性质?(3)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是什么?(4)如何实现孔子学院的媒介功能?(5)当前孔子学院的媒介定位应如何维护?本书认为,基于德布雷媒介学理论成果和媒介环境学研究范式,媒介概念应是物质与组
作为全国方阵、位居中西部前列列的湖南文化产业,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对标高质量量发展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稳中求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湖南高质量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