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绪军主编的《新闻学传播学文摘(2015.***总第2卷)》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文摘系列的**本,今年出版第2卷。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本刊涵盖国内外相关学术重大问题和前沿动向,以全球视野和学科交叉的多元视角,发挥中国社科院学术平台优势,为领导层和学术研究提供
媒体语言依据其不同的媒介特质可分为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网络语言和电视语言四大类。《报刊语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内地与香港报刊语言的主要差异、内地与香港报刊语言差异的原因、报刊语言的语体类型、报刊语言的语体特点、报刊语言语法的基本特征、报刊语言的标点使用、报刊语言的语法变异等。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十辑)》主要分为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传播、媒体与社会、国际传播、国际视野等几部分,汇集了新闻学与传播学历史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研究成果,既注重理论的深度,又注重实践层面的观照性,既有钩沉爬梳的史学发现,又有当前媒介环境下媒体与社会变迁的前沿思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自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国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治学成果,经文献的多源检视和擢选,我们编成多卷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历程——中国学界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室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史
《调查性报道》主要内容包括: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如何与司法机关打交道、暗访的界限与风险、记者为什么会上当、美人赠你蒙汗药、戴着面具的线人、当警察来查验证件等。
本书从新媒体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首先探讨了我国新媒体产业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选取占新媒体产业产值比重较高且对人们生活影响较大的移动媒体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产业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后针对大数据技术的影响、数字技术时代的版权安全和上市风险等新媒体产业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许鑫编的《网络时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将媒介公共性和公共领域问题相联系,并将其置于当代中国语境下探讨。首先从国家一社会关系视角,具体分析了当代中国媒介公共性的产生机制、特殊性和局限性。重点是以网络公共事件为切入点,对我国网络媒介公共性实践的产生背景与演变历程、技术优势和社会局限、推动力量和阻碍力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试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现状(2014-2015)》从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的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化的新阶段。媒体融合,既是全球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的da势所趋,也是我国guojia战略的规划需求,是技术与市场shuang推力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在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创新工程、新闻传播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组编写的《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2014-2015)》为跨年度报告,主要是对2014年至2015年8月之间中国新闻传播的现状描述、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预判,全书由五部分内容构成:一、制度环境;二、行业基础;三、内容供给;四、表达样念;五、
本书研究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澳门新闻出版事业,研究的年限为1557年葡人正式入居澳门至1840年,时间跨度近300年,包括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和罗明坚的宗教出版活动、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宗教和新闻出版活动,以及林则徐和马礼逊的译报活动等。本书在廓清历史疑团、填补中国新闻史上澳门部分的一段历史空白的同时,从不同角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