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复杂地表环境下热红外遥感建模核心理论与方法的专著,主要包含以下七个部分:①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及模型间对比;②山地场景(单一坡、复合坡)下的植被辐射传输建模;③城市场景热红外辐射建模及城市建筑-植被复合场景建模;④地表辐射方向性的时空特征分析;⑤温度角度归一化方法,涵盖光学-热红外耦
本书分八章,系统介绍了城市气象基本概念,城市大气污染,热岛效应,城市风场,城市的湿度、雾和能见度,城市的云和降水,城市日照和辐射,城市热量平衡和水平衡以及城市气象服务。本书重点阐述我国城市化进程对以上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气候特征,并辅以介绍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图文并貌,融合思政内
深入研究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过程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干旱、降低干旱发生风险、减轻干旱灾害强度。当前气象-水文干旱传递过程的研究热点在于二者间关联性及响应时间的定量表征,但是对于何种条件下气象干旱引发水文干旱以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特征存在怎样的放大/衰减关系等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受流域气候、下垫面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
本书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积雪及风吹雪为主题,针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积雪时空分布特征、风雪流结构特征和风吹雪二次分配变化规律,以及积雪消融对土壤水热状况和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提出了内蒙古草原雪害防治原则与策略,构建了草原雪害防治体系。本书是本课题组多年来对内蒙古草原积雪及风吹雪防治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可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积雪
本书从干旱事件的识别和特征分析,到干旱危险性评估和干旱影响因素分析,再到干旱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对比性较强的SSP126、SSP245和SSP585三种情景下干旱及其影响的时空分异特征,尤其是不同农业区的时空分异特征。本书对理解气候变化在干旱风险评估和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制定气候变化适
本书从地表蒸散发的观测和遥感观测原理入手,全面总结了遥感蒸散发的估算方法,并重点阐述了作者团队自主开发的PML遥感蒸散发模型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蒸散发的基础理论和遥感蒸散发的主要估算方法,核心内容是PML遥感蒸散发模型的基础理论、原理、模型方法和参数化方案。第二部分以遥感蒸散发的
飓风如何对北美的土地和社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拥有环境政策和规划博士学位的埃里克·杰·多林利用来自国家飓风中心、美国国家气象局和飓风研究部门的丰富资料,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撰写了一部内容翔实又生动的飓风史。从15世纪的风暴开始,到2017年的飓风季,再到2019年的飓风多里安,埃里克&mid
本书为“黄河国家治理文献集成”丛书第93册,系民国卷分册,收录《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报告书》(简称《报告书》)是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写的一份重要报告。该《报告书》详细记录了黄河水灾的灾情、成因、救济措施及效果等内容,深入分析了黄河水灾的成因,包括气候因素(如降雨集中、暴雨频繁)、地形地貌(如
本书是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效应为主题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宄任务的成果。从近两万年、近两千年历史演变及近代气候变化的视角,综合剖析青藏高原气候特征及季风、中高纬度系统变化对高原气候格局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近年来暖湿化趋势的观测事实、成因及对植被区域性特征的影响和青藏高原灾害天气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
区域气候不仅受局地大气物理过程的直接控制,还受到全球大尺度因子的调控。本书旨在阐释全球变暖背景下这些大尺度因子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极端气候的影响。本书内容涵盖区域气候变化信息的基础、影响区域气候的季风系统、影响区域气候的大气环流因子、影响区域气候的海温模态、海冰和积雪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极端气候事件等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