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一种提供在线电子地图服务的技术,已经在互联网地图服务、手机导航APP、各类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应用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涵盖了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空间数据
本教材是国家“双高计划”项目成果,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三维地理信息建模”课程配套教材,是新型态融媒体教材。内容包括课程导入、三维地理信息建模简介、基于二维地理信息数据的三维地理信息建模技术、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建模技术、地理信息三维模型的多源整合与可视化集成等。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
本书从开发应用需求出发,基于36个经典案例,详细介绍了Python与开源GIS在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基础知识,如地理空间数据概念及其处理、Python与开源GIS等;17个矢量数据处理案例及完整代码,如字段操作、坐标系变换、几何图形导出、几何图形空间位置判断、几何图形的缓冲合并与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毫米级地球参考架和EOP(地球定向参数)确定的现状、原理、所依赖的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内混合方法和技术间综合方法及相应结果的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上最前沿的非线性地球参考架和EOP确定方法及野值和未标注的跳变探测等。为满足我国卫星导航、航空航天和地面实时监测应用及高精度时空基准的需要,又对EOP预报、区域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基本理论,空间数据的获取与组织,以及二维、三维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技术、方法与优化等相关理论知识。本书共7章,第1章概述可视化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及分类,并介绍空间信息可视化;第2章从可视化基本流程、视觉变量、设计原则、视觉感知、空间认知等方面介绍空间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基础;第3章涉及二维空
本书共四篇。第一篇测量学基础知识,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坐标测量;第二篇地形图测绘,包括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第三篇地形图应用,包括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应用;第四篇工程测量,包括测设的基本工作、施工测量。
测量学基础是测绘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其他测量专业的基础课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力求做到由浅人深、通俗易懂,内容充实、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努力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充分考虑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测绘新技术的发展,适当减少传统测量技术内容,增加现代测量技术内容:减少公式
本书共9个实验,包括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空间聚类、空间可达性分析、空间选址分析、空间插值、地理加权回归、水文分析与模拟和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与预测。每个实验都自成体系,且以实际应用场景来设计实验,这些实际应用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医疗服务的可达性、通信基站的选址、土壤含水量评价预测、洪水过程模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拟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原理相关的计算机算法,它是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等方面积累的部分成果。全书共分十六章,涵盖了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及可视化、属性数据分类及可视化、空间索引与查询、空间坐标系与投影、几何变换、空间插值、栅格统计、地形分析、流域分
本书共分为14章,其中第1章至第7章是有关地理数据的基础操作,主要介绍了有关数据的创建、编辑、组织与管理等内容。第8章至第13章介绍了ArcGIS软件平台中的地理分析工具,具体有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水文分析、地统计分析、网络分析等。第14章为综合实例练习,通过简单的综合实例练习让读者初步体验Ar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