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一位拥有近五十年工作经验的博物馆专业人士的角度,对博物馆及其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刻而坦诚的审视,内容涉及博物馆的基本构成和工作机制,以及博物馆日常运作和基础业务的方方面面。作者史蒂文·米勒结合自身在博物馆工作的经历,记录了他在处理博物馆专业问题时的具体措施,以及他对于“何为博物馆”“博物馆为何而存在”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本书作者詹姆斯·库诺从博物馆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博物馆所象征的国家话语权争论、博物馆与世界主义间的关联以及博物馆是否带有帝国主义色彩四大角度,举例丰富、理论详实地展现了百科全书式博物馆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之所以得以存在并发展背后的政治与历史渊源。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博物馆帮助市民进一步感知了自身作为漫长而丰富的人类生存史的一部
本书的独特之处是作者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博物馆,并认为博物馆是以文献为中心的机构,将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结合起来,并通过跨学科理论视角审视博物馆实践。随后,作者提出了现有多种类型博物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的共性及区分彼此的差异,以及所谓的有意义的物质资源一一博物馆中的“物”。大多数博物馆学著述将“物”仅仅视为构成收藏的东西,
本书主要从博物馆文化课程的视角出发,基于学校多年来的博物馆文化教育实践形成的成果,初步构建出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体系。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的政策依据、理论基础以及文化传承向全面育人转换的逻辑;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博物馆教育进行了文献综述与分析;第三章主要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了博
本书从讲述广大读者对于博物馆普遍存在的30种误解出发,紧密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及感受,帮助读者朋友纠正这些关于博物馆的种种误解。因此,本书不仅是一本讲述博物馆里那些事的书籍,更是一本帮助读者真正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书籍。本书将在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同时,逐步揭开关于博物馆工作的层层神秘面纱,消除人们长期以来的相
本书收录考古发掘简报1篇和研究性文章23篇。发掘简报是重庆万州区糖坊墓群2005年的考古资料,对代表性墓葬的形制、出土器物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性文章包含历史与文物研究、革命文物研究、自然科学研究、陈列策展研究、文博科技应用以及文物宣教案例研究。其中,历史与文物研究栏目涉及对前掌大墓地出土大量带有“史”铭器物、庄里西遗址
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与设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2年首届学术研讨会以共享服装魅力,设计美好生活为主题,从对服装的认知、发展及传承等方面深入解读服装文化的内涵,以博物馆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为出发点,探讨博物馆设计的发展方向。本书汇集了研讨会专家发言及学者投稿的16篇文章,从策展思路与方式研究社会教育与创新模式探讨馆藏服饰与艺
吉金光华主题展览是山西博物院的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内容较丰富、体系较完备的中国青铜文化专题陈列。本书紧紧围绕吉金光华基本陈列的亮点、创新点及其个性化特征进行叙事,展现创作团队的创新思路、实践经验及示范意义。全书分为引言导览策展观展结语五个部分,通过对展览幕后策划创意和设计创新的提炼,深入挖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是山东博物馆在2020年9月29日2021年2月28日举办的临时展览,是明代传世服饰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坚实的礼乐传统和以儒家美学为主干的华夏美学的巡礼。博物馆新策划的展览与原有展览如何进行衔接和配合?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展览?如何将精品文物展提升打造为文化展?有机质文物在展览中如何
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是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政府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原创大型特展,于2020年1月22日至7月15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该展汇集了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彩陶精品,是迄今中国博物馆涉及彩陶分布范围最广的一次展示。展览通过渭水流域彩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