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别从近代日本在中国广设图书馆强行输入日本文化、对中国图书馆进行大规模损毁掠夺两个方面,全面梳理了日本对中国施行文化侵略的过程与状况,仔细探究了其对中华文化的破坏程度与后果,深刻剖析了其以文化侵略佐佑军事战争的动机以及思想根源,为民国图书馆史的再书写提供一些理论价值的依据。
《图书馆老照片》收录民国时期与图书馆有关的照片1000多幅,分建筑篇、人物篇、阅览篇和其他四部分,不仅包括图书馆的建筑与内景照片,还包括图书馆人、读者、图书馆设备等方面的照片。其中重要的有丁丙、冯平山、韦棣华、戴志骞、洪有丰、袁同礼、杜定友、刘国钧等390余人的个人照片,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会合影146幅,如梁思庄等国立
本书所收各组文章,为享誉海内外的学者胡道静先生毕生研究之作。其中有关中国古代典籍的概述,系统地调查了海内外公私所藏古籍,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中国古代典籍流存的历史和现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对于古籍目录、版本与校雠的介绍,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古籍打开一扇智慧之门,而对类书典籍、道藏典籍、农学典籍、科技典籍的专题论述,更具独*的
本书收录作者工作十多年来陆续发表的古籍影印相关文章30余篇,集中反映了我国1949年以来古籍影印出版领域的状况、问题以及思考。文章分为三组:一蠡探编,主要是对我国古籍影印丛书出版史和出版理论的探索;二履冰编,是编辑古籍图书时撰写的出版说明、编辑手记等具体感悟;三研酌编,是作者在编辑工作中对所见具体古籍对象的研究和部分书
《增订建阳刻书史》作为系统阐述、研究建阳地区古代刻书情况的专著,不是单纯的刻书记录单,而是将建阳刻书回溯到具体时代,结合彼时的政治、经济、学术、地理等背景,通过悉心爬梳、科学的考证分析,理清建阳刻书业发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脉络,归纳出各时期建阳刻书业的特点,再现了建阳刻书业中编辑、刻工和其所编刻书籍的状况,是研究建阳
本书分析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从系统架构、数据挖掘、系统查询语言、系统共享机制、系统可视化分析实践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提供了QQL语法表、QQL可视化查询系统,最后,基于现代的各项技术对下一代图书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本书首先进行了现代图书馆概述,阐明了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系统构成,特征功能、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和图书馆现代技术。其次研究了图书馆的建设体系,包括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原则、基本程序、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阐明了现代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内容、功能、条件和管理策略。再次探讨了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和具体建设。最后探究
读者工作/中小学图书馆员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系列丛书
本研究以用户满意体验为导向进行数字资源的质量建模,通过数据分析与模型研究以期得出优化用户满意体验的数字资源质量控制方案。首先,分析出数字资源质量对用户满意体验的产生正向影响,用户满意体验对数字资源质量控制有反馈促进。其次,从维度层面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析数字资源质量对用户满意体验的影响效果。再者,从要素层面运用定量化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相关概念的整体阐述,同时对于文献类型、文献检索等基础知识做了重点说明;本书将重点放在互联网相关:搜索引擎及其他网络信息的检索技巧与利用、图书馆相关检索功能与服务(馆际互借、原文传递、查收查引等)、社科类常用数据库的检索与使用实例、经济统计类数据库的检索与使用技巧等方面,结合文献的分析与评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