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图书馆学专业必修课教材,全面讲解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介绍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及图书馆事业宏观发展状况。本书初版于1985年,第4版是在2008年修订二版基础上的又一次修订,吸收了国内外图书馆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修订乃至重写,反映了新技术对图书馆转型的影响。本书除用作高校图书
本书系统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的主要成绩和相关经验。全书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篇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发展概述;第二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发展历程;第三篇改革开放四十年主要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发展历程;第四篇改革开放四十年部分副省级
《高校图书馆发展蓝皮书(2016)》内容全面而深入,包括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高校图书馆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高校图书馆年度经费状况、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状况、高校图书馆服务状况、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合作与共享状况、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以及2016年度高校图书馆发展大事记九个部分,以翔实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也开始摒弃以往单一的传统服务模式,变得日益网络化、高效化、集成化、现代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创新建设与服务研究》正是基于此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展开的研究。《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创新建设与服务研究》介绍了图书馆信息化的概念、特征与内涵,梳理了国内
本书主要介绍公安系统行业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与技巧,内容包括数据库的文献收录范围、不同的检索方法、不同的全文获取途径等,同时对自媒体平台及学习类APP进行研究并加以介绍。此外,本书对众多学习资源类APP进行比较研究,将其中的精品提供给读者。
本书围绕如何获取与利用科技文献这一主题,对检索、保存、利用科技文献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详细阐述,为培养学生“会查、会读、会想、会写”的能力奠定基础。全书共10章,对科技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EndNoteX6软件的使用、常用中文数据库的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常用阅读器和APP及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及专利
《中国目录学史》是*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著作,是了解、研究中国目录学史的必读参考书。作者在书中详尽阐述了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概括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图书分类编目理论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目录学发生的变化。该书史料丰富,见解独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目录学专著。
本书感到学术界需要这部书史的迫切,于是把许多关于书的片断事实联贯起来,使读者从事实和事实的中间得到一些历史的趣味。
《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数字阅读研究》以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为论述根基与脉络,通过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的方法,从数字阅读主体分布、数字阅读内容与需求偏好、数字阅读媒介选择、数字阅读行为特点、数字阅读环境五个方面描绘数字阅读的现实图景。在此基础上,《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数字阅读研究》进一步探究数字阅读媒介与人之
2018年是作者从事古籍编目工作28周年。作者认为,对于一个人文社科研究者来说,28年,其实还是个在路上的年纪,所以给自己的这本集子定名为《书林学步》。本书是作者对自己28年来学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作者自认为并不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如果说在这个行当里还有一点儿成绩,那应该得益于自己的有心。作者从业以来,先后在国内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