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中国德育发展,以中国德育发展的史与论为基本结构,通过阐述自先秦至现代学校的德育发展史,研究了中国德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论争、技术环境及未来走向等。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时间维度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德育思想展开分析,包括先秦德育思想发展、汉唐德育思想发展、宋元德育思想发展、明清德育思想发展、近代德育思想
本书是对德育评价研究的再研究,从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梳理了中外关于对于德育评价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同时,在资料丰富性、视角开阔性方面体现出丛书“回望、总结中国特色德育之路”的宗旨,是一部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方法科学的学术精品。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这4个跨学科概念,并将其贯穿在13个科学核心概念之中。本书对这4个跨学科概念做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丰富的跨学科实践案例,以提升教师对跨学科概念的理解,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尝试从跨学科的角度提升科学教育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科学
什么是学习?它是如何发生的?当它出错时会发生什么?自心理学确立以来,学习这一主题一直是心理学发展的核心。没有学习,就没有记忆,没有语言,没有智慧。事实上,很难想象心理学或神经科学的哪一部分是学习所没有触及的。马克·哈瑟格罗夫在书中从器乐调节的联想理论的角度描述了学习,分析了为何这些理论是当代心理学学习中占主导地位和描述
本套书一共三本,包括《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这套书采用“科研引领—行政推动—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行动路径,紧紧围绕“如何借鉴国际成熟的家校合作构建本土化实践框架”这个问题展开研究,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家校合作发展沿革、相关
本书系统性地探讨了教育人工智能与学习分析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实践应用。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多元场景应用,第三部分聚焦学习分析的方法与应用。书中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原理剖析、应用实例分析和具体案例讨论,强调了人工智能和学习分析在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质量方面的潜力
本书为备受欢迎的翻转课堂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实践方法一套创新的课内翻转教学法,即将翻转学习从课外移至课内。作者展示了它与传统翻转课堂的不同、这种新方法的优势,以及从零开始实施的实践细节,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和案例,以支持有效的课堂内翻转教学。课内翻转为教师腾出了课堂时间。通过运用书中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
本书共12章,内容包括“积极心理幸福基石”“心理咨询助人自助”“认识大学适应环境”“积极认知完善自我”“健康人格协调发展”“积极学习提高效能”“积极交往优化关系”等。
教育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学与教育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研究。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三部分,包括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相对地位量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及其他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及运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数
本书共收录作者创作的四十余篇教学随笔,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为:“别说自己不能当一个班主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班主任的硬核能力”“教育应该有比分数更高的追求”“那些发生在校园里的美好故事”“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务工作的辩证思考”“班主任的深度修养”。书中内容包含了作者的个人感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记录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