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设立文物研究、北京史地、考古研究、博物馆研究、文博理论和文物保护等版块,每个版块收入若干相关论文。其中,有严谨扎实的针对文物、历史本身的考证文章,也有经过田野调查的考古发掘报告,还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性、建设性的文章。主要内容包括:南阳出土玉器与独山玉关系的科技检测研究、明嘉靖官窑瓷器“仿古”初探等。
本书为贵州省博物馆关于文物及博物馆的专业研究论文集。为该套文丛第三辑。内容包括:贵州省博物馆筹建期文档数则、贵州省博物馆藏《黔南田氏宗谱》述评、宋斌墓志铭考释、贵州省博物馆藏两件羽人纹铜钺等。
本书立足融合新闻发展的时代背景,以互联网发展推动新闻报道创新发展为主线,从融合新闻概述、新闻基础写作、新媒体新闻写作、融合新闻技术、融合创新综合实践等方面,用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指导,为读者提供全面的融合新闻报道相关知识及应用,让读者实现从基础到进阶,从采写核心能力到融合创新能力的跃升。
海阔集: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集(六)(扬帆文丛)
《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它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并一直持续至1947年2月28日。本书在收集《新华日报》1938—1947年各种版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最新数字技术,原汁原味
本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基本理论、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档案文献的查选、档案文献的考订、档案文献的加工等。
浙江慈溪人冯鸿墀,字阶青,一字君木,为浙东学派著名学人,晚清民初诗文名家,与况周颐、朱孝臧、吴昌硕等近代大家过从甚密,也是陈布雷、沙孟海等近代名人的授业恩师。生平留下大量诗文,为时人所推崇,在近代浙东文化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本书即为冯氏诗文集,主要包括回风堂诗文集、秋辛词、回风堂词以及诗文补遗五部分,并附传记资料和年谱
本书为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的诗文集。本书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并校以宋开庆本、明铜活字本、《四库全书》本、清抄本及其他多种史籍、文集,集中体现了魏了翁的思想及学术成就,为学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魏了翁诗文集整理本。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浙江传媒学院、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意传播研究中心等单位出品的一部面向未来媒体行业智能生态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篇、热点篇、行业篇、产业篇和国际篇六个部分,由学界和业界数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重点阐述了智能媒体产
本书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专家咨询,了解当前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档案馆、档案室、档案法规标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教育、档案学研究等各方面建设的状况。评估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分析其发展特点,剖析现存问题及原因,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