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依据实验结果从聚合物微球微观特征、吸水膨胀特征、流变性、粒径分布及团聚特征等4个方面分析了聚合物微球的理化特性;第三章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在低渗透油藏中的技术界限;第四章通过岩石矿物对微球
本书系统、完整地介绍地图学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和地图学的基本特性和定义、基本内容、学科体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与趋势,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符号、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的设计、内容表示方法和编制过程,数字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数据库、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数
本书系统性总结浙江江山实习基地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矿产资源与水资源等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概况及已有的地质调查基础;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变质岩等区域地质特征;含水岩组,隔水层,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实习要求,针对性地介绍野外踏勘、地质
本书将以我国广泛分布的原生高碘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综述碘在地下水系统中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结合多位编者在该领域数十年的科学研究成果,系统归纳地下水系统中碘的来源,阐述影响地下水系统碘形态转化、迁移释放及富集的主控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钻探设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全书共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钻探设备的组成、标准系列、发展概况及钻探生产对钻机的要求;第一篇典型钻机结构分析,详细介绍立轴式钻机、转盘式钻机、动力头式钻机及其他类型钻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第二篇钻机的结构原理与工作参数,介绍钻机主要机构及部件的类型、结构原理、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在全球地质构造中独具特色。认识南海形成、演化与矿产资源形成过程,是了解西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大陆边缘演化的关键。本书以南海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量的实测数据和成果为基础,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点和海陆统筹视角,系统地展示了南海及邻域地球物理场、
以会仙岩溶湿地为典型代表的西南岩溶湿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面临着水资源分配不均、生态环境恶化、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岩溶湿地共性问题。本书从水循环和生态功能的角度,阐释了会仙岩溶湿地地下河系统的水资源化利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确定了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临界水位与生态需水量,研发了岩溶地下河探测、动
本书围绕着湖湘自然生态保护区,以24节气为时间线,记录365天发生在湖湘大地上的240种美丽风光及珍稀物种现象,结合240张高清照片,展现湖湘自然之独特。
补浪河乡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70年代,全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没。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1974年春,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扛着铁锹、迎着风沙,组成“长城姑娘治沙连”——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精神,她们成为毛乌素沙漠治理的重要力量。本书以图文并茂(图片为主)的方式,通过当
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进步发展的过程中,矿产地质勘查的相关技术方法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不断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地质勘查技术和勘查理论体系。本书主要从矿产资源的分布、矿产资源的特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条件、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征、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矿产地质勘查基本理论、矿产地质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