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部分为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主要介绍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要求、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苏、皖、浙等地主要实习地区地质概况以及观察路线、内容和要求等。第二部分为地质旅游指导,主要介绍地质旅游的基本知识、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典型地质地貌景观形成机制和特点。本书可作为地质、地理类专业普通地质学认识实习的指导教材,也可作为旅游专业地质
本书共分8章,从理论到实例,对全球定位系统解组合理论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参数解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1~5章为理论部分,介绍了最小二乘平差、卫星轨道确定、连续单天解参数组合以及法方程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6~7章以长期站点坐标和速度序列以及不同分析中心全球定位系统解组合为例,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该方法的实际价值
本书立足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页岩新鲜露头剖面这一稀缺资料点,采用典型剖面精细解剖的方式,详细阐述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页岩12个典型剖面的地质特征,涉及结核体的发育特征和地质意义、早寒武世中上扬子区构造沉积响应和优质页岩发育的主控因素、海相页岩有机质炭化区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等,最大限度地从宏观层面揭示这套古老海相层系的科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之一,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从变质岩基本概念着手,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变质作用、变质岩矿物特征、变质岩结构与构造和变质岩类型。按照变质作用的地质条件和主要因素对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类型进行划分,介绍了主要变质岩类型及特征,阐述了变质岩用途及其分布规律。从组成变质岩的矿物之美和微观镜下之美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岩石概论;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矿物概论;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砷化物和碲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碳酸盐、硝酸盐和硼酸盐;硫酸盐、铬酸盐、钼酸盐和钨酸盐;磷酸盐、砷酸盐和钒酸盐;硅酸盐。
本书从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入手,以“由陆到海”为经贯穿始终,以“将今论古”为纬解析对比,系统介绍了现代一古代各类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分类、沉积过程、相类型,重点阐述了各类沉积环境和相的识别标志,分别总结了碎屑岩、碳酸盐岩的典型沉积模式。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
每一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本书精心挑选了25种动摇地质学根基、改写地球演化史的岩石、露头或地质现象,从经典露头到月岩再到彻底改变我们对地球运作方式认知的板块漂移,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化身“侦探”,透过这些石头,寻找关于地球历史的蛛丝马迹,拨开重重迷雾,侦破“地质谜案”。25个地质发现如同25块拼图
黄土中蕴涵着多种古气候指标,其中,黄土的环境岩石磁学性质,特别是磁化率已成为研究古气候的重要对象。克什克腾地质公园属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冷暖气候变化与北半球同期冰期及间冰期波动大体吻合,表明以温度升降为标志的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是影响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的基本因素。鉴于研究区综合研究程度较低,
本专著涵盖了近年来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体系与岩相古地理演化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共包括地层划分方案、物源分析、沉积古环境与古气候恢复、沉积相及沉积体系特征、岩相古地理演化以及典型钻井剖析等6个部分。本专著重新梳理了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认为渭河盆地新生界为内陆微咸水-淡水湖泊沉积环境,剖析了新生代不同沉积期的沉积相
本书采用大量的图片来介绍各种岩石,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物标本,即人工采集的天然岩石;第二类未人工打磨过的岩石手标本,有一组以上的人工打磨的平整光滑面,易于观察岩石的特点;第三类为岩石玻片,即岩石经人工技术制作的极薄切片,易于显微镜下观察岩石的特点。这样使读者拿到一块岩石时,对比本书的内容,可以相对容易地对这块岩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