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灾害/院士谈减轻自然灾害》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颐新创作的科普读物,详细、生动,讲述了什么是海啸,海啸的特点、海啸的破坏性、减轻海啸灾害,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大海啸事件,给人启迪。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兼具,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式的科普图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本书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旨在全面、系统反映物理海洋学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本书共分11章。首先,从海洋科学基础知识展开,通过介绍物理海洋方程组出发阐述海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然后介绍了潮汐、地转流、Ekman流与惯性流、风生大洋环流、深层环流理论、波浪、海洋中的大尺度波动和海洋内波等海洋中的关键物理过
本书收集了许多学者和编者关于渤海区域风暴潮的研究和计算成果,全面、系统、详尽的给出了渤海区域1960~2017年间增(减)水值≥50cm的风暴潮(含负风暴潮)过程和不同区域的风暴潮特征,给出了导致渤海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及其影响特征。并选取了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冷空气、冷空气与温带气旋相互配合以及北方气旋槽前SW向风场等天
本书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实习区域概况;野外教学实习路线;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
几十亿年以前,在地球形成之处,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不断侵蚀着陆地,原始海洋也渐渐的失去了它*初的模样。随之,*原始的生命从海洋中诞生了…… 本书通过探索远古海洋的形成和变迁,与读者一起分享远古海洋生物的进化和现代海洋生物之间
本书把新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海岛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中。如开展了探地雷达、无人机与三维激光扫描仪联合监测岛陆滑坡;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和COS系统联合监测海岛海岸侵蚀与沙滩退化;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常规水化学监测与电法相配合监测海岛海水入侵;常规地面高程测量与PS-InSAR地表形变监测海岛地面沉降等,着重介绍了海岛
本产品是一套结合亲子动手完成科学手工艺品与亲子科学教育结合一体的产品。《自然DIY:我的珊瑚礁》选择珊瑚礁作为产品设计来源,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小丑鱼、海葵、珊瑚虫、海龟……阳光穿过海水,映出奇幻光斑的海洋,这里是它们的家。产品包括一个风琴盒,4层黏贴有珊瑚礁动物的场景箱与一本手册组成。
本书对近岸海洋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加强沿海开发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效应评估,可以避免因盲目和无序的开发建设活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加强海洋的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提高沿海的功能规划和海域管理水平。另外,研究成果有利于对比开发前后的环境变化,评价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环境发
本书译自美国《描述性物理海洋学:导论》(第6版),原书是全球范围内物理海洋学经典教材。本书对原书附件内容(索引、补充资料和练习题等)予以删除(可在相关网页查找到)。全书含14章,从物理海洋学概论出发,详细讨论了海洋的维度、形状、底质,海水的物理性质,水体特征分布,质量、盐分、热量、风力等与海洋的关系,数据分析工具,海洋
本书是以*制订的教学大纲为依据,为高等院校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编著的一本理论教材。本教材共有十章,先介绍海洋气象学中的有关定义、概念,再详细论述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每章结合了海洋学和气象学相通的知识点来进行介绍,包括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海洋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等,适合高校有关专业作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