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知识信息集中地的图书馆,天生具有与知识管理和服务器契合的基因。在知识管理的浪潮席卷世界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把图书馆的管理与实施管理的相关方法、原则结合起来,希望以此来追随和引领时代潮流。希望本书能成为这方面的一个有益探索。
本书分六章,内容包括:数字图书馆概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处理、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学是什么》是一本优秀的图书馆学入门读物。本书共分十章,在书中列出了十个问题:1.图书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2.图书馆学到底研究什么以及范围多大?3.学了图书馆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处?4.图书馆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5.图书馆学的大家和重要思想有哪些?6.图书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7.书籍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
北京大学王子舟教授团队对我国18个乡村民间图书馆进行田野调查,通过访问创办人和乡村读者,讲述了农民自办图书馆的故事,包括各自的办馆理念与艰难历程。这些故事真实感人,引人入胜,可读性强。乡村民间图书馆创办者多为乡村文化精英,他们创办的图书馆有着自发性、本土性、多样性等特点,弥补了乡村公共文化的不足,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生活
本书共收载16篇文章,分为三组:diyi组是马明达先生所写的关于武术史与武术文献学的四篇文章,它们充分彰显了这位武学前辈视野宏阔、探索邃远的学术功力。第二组同样是四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是对“禅弓”、少林寺二祖稠禅师进行研究,另外两篇则是关于中国传统射箭的专题之作。第三组文章虽然涉及内容较多,但也是相对集中在对近代武术史的
本书选取公共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背景、内涵、特点、功能、以及服务对象等内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现状,系统分析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以及服务内容,深入探究了我国现代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展望了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服务方向。本书的读者对
本专著针对社会化标签进行质量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语言社会化标签的自动聚类研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社会化标签的质量评估框架体系与评估模型;(2)在考虑语义的基础上,融合标注资源的内容特征与社会化特征,进行高质量社会化标签的生成;(3)对高质量的多语言社会化标签进行自动聚类,并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估。
本书从揭示网络信息共享中普遍存在的非对称现象入手,探讨了网络信息共享的概念和模型,建立了非对称广域覆盖信息共享网络体系结构和相应的服务模式,分析了信息共享网络的拓扑与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量优化的理论与技术,从网络信息获取、文本挖掘、信息聚合等方面分析了信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处理方法,针对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隐私安
《吴门贩书丛谈》将江澄波先生历年所撰写的文稿,无论长篇短什、已刊未刊,均网罗其中,分类编排,汇集于一处。江先生作为版本学家和古旧书籍经营者,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挖掘、整理和保存祖国文化遗产的事业中。书中记录了其所经手的古书信息,传播了古籍鉴定知识,并回顾了与当代藏书家和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
作者姚伯岳长期致力于版本目录学研究和古籍编目工作。本书是其近十年来关于古籍工作文章的结集,分为四卷:*卷是关于藏书家的生平及史实钩沉;第二卷是对北京大学图书馆源头及馆史的考证;第三卷为版本鉴定和古籍编目中的发现与问题探讨;第四卷则是对古籍传承的理念认知。通过本书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治学历程、治学态度与治学路径,更可以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