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信息素养、信息源、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常用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与技巧,提供大量的案例、图表、思考训练题、讨论题与基于检索技巧的提示,图文并茂,便于教学与阅读。
《藏书家》(第22辑)收录文章21篇,有刘浩敏的《中国印谱版框之美》、谢其章的《沦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南京篇)》、赵俊杰的《随性而为随喜而做》、彭震尧的《看到我就是看到“鬼”了》、韦力的《风雨藏书楼》(一)、王朋的《千目庐钩沉》、刘蔷与王锷的《读书清华园钩玄古文献》、邢蓝田的《藏书百咏》、王国香的《古籍编目随记》等。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要求而编写的教材。《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9章,主要介绍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工具书类型及功用、网络信息资源、国内外的全文数据库检索、著名外文文摘
作者基于贵州本土文化建设,对阳明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研究。该书的整体框架主要由以下几个板块构成:第一部分,编者序言及点校说明。包括对阳明及其文化的整体介绍,阳明在贵州的活动情况及贵州在阳明学上的重要推动作用,介绍施邦曜生平活动及其《阳明先生集要》的文献价值,梳理了《集要》的主要三个刻本,即明崇祯八年刻本、清乾隆五十二年浙
本书共五章,通过阅读推广概述、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儿童青少年阅读推广现状,多维度、系统、全面的从理论及实践角度对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值得全国各类图书馆参考的推广全民阅读的经验。
《“互联网+”与图书馆》一书从“互联网+”的角度进行探讨,本书认为当“互联网+”遇到图书馆后,图书馆将成为一个能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通过任何图书馆都能获得其所需要的任何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强调产业之间的融合,也对图书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本书解读了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影响,分析了互联网下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方向和机制,论述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机构、出
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服务体系建设是在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基础设施架构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所有实体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以及他们建立的馆外服务点、图书馆联盟、总分馆体系、区域性服务网络等平台,在世界范围内,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国外的公共图书馆的设置、设施架构和服务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和晚膳,本书
如何借助图书馆的资源与优势提高学科服务的专业性与有效性,是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业务开展与服务转型的重要命题。《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学科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探索与实践系列丛书》通过系统研究高效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经验,从目前开展的业务和科研环境变化两个维度分析学科服务调整与优化的必要
《共建共知共享》是“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BALIS)建设项目十周年成果总结。全书内容全面而深入,包括原文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协调、馆员培训、联合咨询、系统平台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对这些服务进行了总结和效益分析。同时,对BALIS建设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阐释。该书在促进高校图书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