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贵州省博物馆关于文物及博物馆的专业研究论文集。为该套文丛第三辑。内容包括:贵州省博物馆筹建期文档数则、贵州省博物馆藏《黔南田氏宗谱》述评、宋斌墓志铭考释、贵州省博物馆藏两件羽人纹铜钺等。
本书主要记述了云南省博物馆公共服务工作的发展变迁和现今工作章程,是云南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在各方面开展工作取得的成果汇集。全书分五个部分:讲解服务、公众服务、教育活动、志愿者管理、设施设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云南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从杂乱到系统、由粗放变规范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云南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作为云南省博物馆联系公众的桥
为了更好的展示、传承、传播贵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以下简称“非遗馆”)应运而生。非遗馆是全国建成较早的省一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于2015年7月24日正式开馆。非遗馆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收藏、展示、利用、教育、培训、交流、传播、文化娱乐和休闲体验于一体,现已成为展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
《贵州民族文博2022》系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编的学术文集,精选了20余篇论文。本论文集内容涉及民族博物馆管理、藏品保护修复展览陈列和社会教育活动研究,文化习俗调查、民族文物考古等。本论文集汇集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业务人员的思考和研究,从民族文化实际出发,立足当前发展现状,结合自
本书简要反映了云南文苑的立项、建设、完成的过程中,省文联经历了三任党组主要领导,历任党组一班人发扬了省委提出的“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要求,始终把云南文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基本建设阶段,设计者和建设者广泛考察了国家和有关省市博物馆、文学馆、电影馆的设计、展览陈列、运营管理,对其中的理念、展览方法、展览手段
本书藏品以和田玉为主,兼有和田玉籽料原石,品类丰富、玉石玉器藏品约一百余件。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玉石的鉴赏和收藏心得,希望在鉴玉赏玉的同时,能让读者感悟玉石文化和玉石的雕刻技艺。
本书是一本记述砚台实情、抒发观者志趣、展示书法风采的书。此书共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藏砚篇——铭砚椎影、传古留香。第二篇章开砚篇——精诚所至、金石可开。第三篇章同砚篇——拓展空间、与砚同行。其中共收录砚台202方;撰铭269首;拓片346幅(其中全形拓12幅),书刻铭文173首;山水花出、人物漫像勒石12幅;古研器、文
《中国金币文化》一书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经发展为蕴含着无数含义的文化象征符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现在的龙,不仅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还肩负着凝聚华夏民众之心的重任,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特在2023年《中国金币文化》第6辑中推出“龙韵中华”特别专题,围绕2024中
该书内容包括有关诸暨的众多邮票、信封、明信片、贺年卡等邮品,以及烟卡、烟标、商标、火花、彩票、门票、藏书票、书签、阅览券、入场券、兑奖券、扑克、历书、月卡、百图卡、充值卡、节目单、宣传单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恒河沙数,琳琅满目。古往今来,诸暨有太多值得纪念的人物、事物和风物,浓缩在小小的方寸票品之间,“见一叶而
本书系河南博物院主办的系列出版物《博物馆探索》第1辑,集中反映河南博物院在文物收藏、文物展览、文物研究、博物馆学探索和文物藏品修复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主要栏目有“特约”“史学发微”“博物馆实践”“考古探索”“文化遗产研究”等栏目,刊发论文20余篇。这些论文出自专业人员之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尤其是博物馆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