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按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学生应该能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具有使用现代工具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本书是作者历经数年的教学实践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绪论、科技论文的类型和基本结构、科技文献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的*终成果。通过对24个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多维度剖析,勾勒出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概貌,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国家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文献收藏与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服务政策,中国特色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未来发展,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与图
沈燮元先生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六十余年,参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任子部分主编。他是全国古籍保护领域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版本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权威,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做出了杰出贡献。文集所收,计文八篇、跋五篇、序五篇,以及年谱一种、方志目录(影印手稿)一种,凡二十篇,十余万字。数量、篇幅并
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图书馆创新服务与管理是当前我国各图书馆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本书收录七十篇论文,分特稿公共图书馆营建与治理公共图书馆业务创新阅读推广与服务创新移动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未成年人与弱势群体服务智库服务与知识服务公共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八部分,结合湘鄂赣皖四省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所做的创新性工作,希望为图书馆
本书一方面对阅读、阅读权利、阅读困难进行概念梳理,剖析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与行为特点、致因与影响因素,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对阅读困难群体进行全面调查与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以阅读权利为理论基石,明确保障阅读困难群体的阅读权利是图书馆的神圣使命和践行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提出具有群体针对性、差别性和可操作性的图书馆阅读
青少年是一个重要的阅读群体,关注青少年阅读就是关注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发展潜力和国家未来的软实力。本书旨在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现象学研究,多层面反映和剖析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的阅读生活及其现实困境,探究其本真意义和教育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阅读生活的解释框架和引导体系,为更好地引导青少年阅读、促进青少年
《民族古籍研究》是由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创办的学术刊物,由张公瑾主编。本刊依靠广大民族古籍研究者,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古籍研究的综合水平为己任,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和综述等。内容以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语
本期为2018年第2期,总第3期。《汉籍与汉学》是为配合推进国家重点项目全球汉籍合璧工程而创办的,其以国际的视野,对全球汉籍与汉学进行介绍、研究,是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宣传阵地。
本书是关于目录、版本、校勘等中国传统学问的论文集。所编选的文章多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挖掘材料,使用以考据为主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考订史实,证明新见。编者力图通过此书继承、恢复我国传统版本目录之学。
2017年5月19日至21日,东亚汉籍与越南汉喃古辞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杭州浙江财经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研究院以及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三家共同发起,由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主办,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协办。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高校、研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