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日益增强。《国际理解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以中亚孔子学院为例》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传播的理论体系、方法、路径的对比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文化传播“二分法”,即刚性传播与柔性传播、理性传播和情感传播、韧性传播和间歇传播三组传播方式,形成了一个开
本书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意义;第三章: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现状与问题;第四章: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对策与创新。
本书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成果之一。本书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核心展开组织架构。把传统文化细分为具体文化板块,每一个板块设置一个主持人,各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连,把传播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可以为传播学及传统文化研究者提供
本书拟将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钩元提要,以时代精神催发其恒在的精神价值,企望实现明体达用的学术目标,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装,探索其最佳的当代呈现方式,拓宽其文化传播路径。从费孝通所提倡的"文化自觉"逻辑延伸开去。本着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
本书由湖北卫视打造的优质电视节目《非正式会谈》精编而成,全书共六个章节,分别为序言、各国美食鉴赏、各国特色城市推荐、全球文化相对论、提案环节、节目编导手记。书中包含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青年才俊对青年群体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的探讨,旨在通过对话寻求多元解答,同时增进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
融合创新共享——2018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论坛文集
本系列蓝皮书是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上海市文化发展年度报告。分为7本,包含7个专题,即“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9)”“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9)”“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9)”“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19)”“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9)”“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9)”“上海电
该书是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创办组织全市13个区县(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2018年实际工作,采取实际工作部门与科研部门相结合、专业研究与兼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撰写的年度发展报告。全书共分为总报告、专题篇、观察篇、政策篇和大事记五个部分,全面反映2018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发展状况。
本书按照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审美资源三大分类原则,对内容丰富、层面繁多的扬州文化资源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与编码。本书为扬州文化资源的开发、创意和产业化提供素材和要素系统,并为其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工具。
本书是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新地理经济学、传媒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战略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以区域创意集群为纽带,对我国京津冀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演变、空间布局、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打破区域间发展壁垒,创意集群是打造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载体,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