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利分类表》(IPC)根据1971年签订的《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编制,是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国际专利分类表》按照领域不同,分为八个部,分别用英文字母A、B、C、D、E、F、G、H标记。本套书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2024年1月公布的《国际专利分类表》最新版的中译本。本册是B部——
本书聚焦乡村移动化阅读,以新媒体时代乡村移动化阅读生态的变革为基点,对新媒体赋权下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阅读习惯、内容的采纳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详细探讨了当前乡村移动化阅读平台的构建状况。以此为基础,对村移动化阅读的发展策略展开研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乡村移动阅读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多主体合作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有利于培
本书为著名藏书家、文化学者韦力先生探访图书馆的游记合集。韦力先生花费十年,走访了全国几十家图书馆,其中既有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首都图书馆这样的著名公共图书馆,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这样的高校图书馆,也有北堂图书馆旧址等历史遗迹,还有中华书局、辞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这样的特色藏书单位。他考察建筑,揭示馆藏,介
棠荫长留——潘序伦的诗书人生
《藏书家》是齐鲁书社全力打造的高品质的连续出版物,迄今已出版25年25辑,为国内唯一之专业藏书集刊。第26辑分设6个栏目,收入24篇文章,既有藏书界宿儒大咖厚积薄发的新作,又有学术新锐倾注心血的原创力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辑在继承本刊既定办刊方针和出版特色的同时,又有所拓展和变化:一是在保留中国古代图书文化板块的前提
本书首先概述了少儿图书馆的内涵,简述了少儿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功能;其次研究了少儿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内容,针对少儿图书馆阅读统计与管理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研究了少儿图书馆阅读推广流程模式以及少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大众知识、促进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当今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基石,是人们获取知识、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本书论述了,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全国启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随着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的启动,新昌县农家书屋自2017年9月启动首批农家书屋建设,通过五年的持续建设发展,2
本书首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资料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价值,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个性化教学材料推荐和支持学术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深化其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可能对图书馆工作模式、员工角色以及用户体验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