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南京大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在原有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实验项目和实验仪器的调整情况,重新编写而成的,是南京大学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精品课程的主讲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基础实验教学,由传统的基础能力培养,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本书入选了“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本书分为绪论,力学、热学
《大学物理教学演示实验》依据*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军队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对演示实验的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实际编写而成.《大学物理教学演示实验》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与波、光学和近代物理部分适用于课堂教学的118个演示实验,附录中给出了演示实验与教学知识点的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和五章47个实验项目,即实验理论及实验项目两大部分,实验理论包括章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实验数据处理、第二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实验项目涵盖了力、热、电、光、磁等方面的实验项目,按内容分别归入第三章基础实验、第四章进阶实验和第五章仿真实验。 本书以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应用为主导,整合实验资源,构建分层次递
本书在参照教育*《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课程结构,采用英汉双语形式介绍了25个实验,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4个层次,形成了层次化、模块化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
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以及涵盖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共计23个大学物理实验的内容。与传统物理实验相比,本教材针对各个实验及相应知识点一般都补充了相关习题,可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教材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江林焱、万俊桃担任主编,是结合多年来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整编而成。团队成员在教学实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借鉴国内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的成果,结合高校多种学科门类的特点,在物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包括20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内容涵盖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声学及近代物理学等相关实验。每个实验报告均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
本书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分为绪论,第1章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第2章测量方法、操作技能及仪器简介,第3章实验选题。第3章共编入36个实验,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相关内容,每个实验后有预习思考题和课后讨论题。另外,根据大学物理实验的发展趋势,书中还专门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和物
本书涵盖近现代物理实验中的46个实验项目,全书共八章:第0章是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第1章是原子物理实验,第2章是原子核物理实验,第3章是微波与磁共振实验,第4章是光学与光谱实验,第5章是材料测试分析实验,第6章是无损检测实验,第7章是新型能源实验。本书中的实验项目在详细阐述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有侧重地介绍了部分实
本书是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的。全书共计55个实验,其中有5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本书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系统地阐述了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第3章阐述了处理实验数据的有关知识,包括不确定度及其简化估算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别介绍了基础性实验
本书精选30个实验题目,第一章为基础物理实验部分,内容涵盖力、电、光、热的基础性实验。第二章为综合性物理实验部分,作为选修部分用于选修提高,各专业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修。为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安排了安装收音机的实训项目,所有专业学生都可获得电子电路的实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