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需要一种叙述性的语言作为其载体。不幸的是,这门语言不是我们的母语。不同的语言可能呈现给学习者不同的物理图像,而不同的文化会塑造研究者不同的风格从而将物理学导入不同的方向。用中文表达的物理学,因为其间还要经过一个翻译的过程,则那些物理学概念本来的一些内在关联,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有些概念甚至会被完全曲解。中国科学
本教材是《大学物理专题MOOC》的配套教材,选题来自生活实践、工程应用、科学普及和课本拓展等。全书覆盖36个专题所牵涉到的知识点,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展现各知识点的应用和衔接,用文字和视频的方式描述知识与应用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力学、振动与波、热学、电磁学、光学、狭义相对论基础、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系统地阐述了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包括:力和运动、动量、功和能、刚体的转动、机械振动和波动、气体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真空中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恒定电流的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共13章。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二版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在吸取广大教师教学经验并考虑当前多数高校物理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突出物理思路方法及其应用,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和军队颁布的《军队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内容由浅入深,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明晰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应用、理论阐述与应用的知识结构;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书在教学实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科物理教程》系列教材中的少学时版。本书在保留系列教材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与整合,涵盖了《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的核心内容,更加注重突出工科物理的特色。本书分为五篇,按照力学、电磁学、波动、热学和近代物理基础的顺序编排,合理分配了
本书以经典物理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介绍了近代物理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基础)和部分非线性波(简介)的内容,知识点覆盖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编制的教学基本要求中的除“几何光学”之外的所有A类知识点和50%的B类知识点。
这套两卷本的《弦论》系统介绍了弦理论的各个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StevenWeinberg教授称本书作者是弦理论*入门引导者,他发现的D-膜是研究各种不同弦理论之间的对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作者还有从繁杂的数学公式中发现其物理重要性并能清楚地向读者阐述的超人智慧。本套书是弦理论和数学物理中的诸多专家都公认的难得的
本书为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献先生的著述《理论物理》(共七册)的第四册《理论物理》是作者根据长期所从事的教学实践编写的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大学物理学教材。本册内容共分5章:第1章叙述物理定律的变换及不变性;第2章介绍Michelson及其他实验;第3章为狭义相对论;第4章讲述电动力学的相对论形式;第5章讲述相对论动力学。《BR
本书被列为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是作者综合多年来使用的实验讲义和学生的建议和要求,结合现行实验设备和条件编写而成的。全书共6章,54个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力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13个),热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10个),电磁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12个),光学实验基础知识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