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了从战略层面进行高度凝练的总报告,从前沿视角进行深入研究的上海时尚创意产业、乡村创客、电影消费和文化空间等四个领域的专题报告;同时,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相关比较,亦对会展产业、民宿业态、品牌发展、非遗特征、高铁旅游、文旅小镇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照与阐释;此外,探究了其他地区优秀的文化创意发展模式,对文化创意如何促
本书介绍了修水县的戏曲、音乐、舞蹈、工艺、民俗、习俗、武术、歌谣、俗语。
历史上,安吉就是一个移民大县。经过岁月的沉淀,移民和土著在这方绿水青山中生产、生活,生生不息。经过历年的积累,移民文化方面的档案已成为安吉县档案馆馆藏的一大特色。除了地方家谱之外,我们对安吉移民文化的优秀典型代表--昌硕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收集、整理,并逐步开放。吴昌硕(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
2018年6月9日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当年河南省的非遗主场活动之一,“匠·心——河南省传统工艺保护传承成果展”于6月1日至6月20日在河南博物院举行。本书为河南省传统工艺保护传承成果展作品集,分“锦襄香风”“泥土灵性——泥塑”“飞针走线一-刺绣”“切磋琢磨——雕刻”“炉火神工——陶瓷”“喜画祈福——木版年画
本丛书着力反映东莞的社会文化,以专题图书的形式出版,是颇具特色的城市生活读物。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自然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由中共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沂水县地方史志研究中心、沂水县文物保护办公室和县摄影家协会等单位组织编写,系统地介绍了沂水县境内自然、文化景观28处,历史遗迹284处,并附有古遗迹、故城址、古建筑、古墓葬及石刻的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沂
本书搜集整理了郑州市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对甘肃文化发展指标体系与地区指数的建构,对近年来甘肃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新发展、新动向进行了论述;对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了专题追踪;对当下甘肃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田野调查;同时还以“大事记”的形式对本年度甘肃文化领域发生的大事进行梳理,为甘肃文化发展留下历史记录。参与本书各专题撰写的专
本书就重点关注的关中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数字化时代陕西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大遗址保护与文旅融合,陕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革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与阐发,对新时期陕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陕西段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陕西扶持文艺创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调查和研究,并
冬奥会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2019~2020年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的核心议题。本书探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形势下,如何以冬奥会为契机建构与传播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重点讨论建构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话语传播的要旨,讨论影响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传播的国际、国内语境变更,研究北京共生性国际形象传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范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