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纲要(第2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传播学系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历经八年的磨砺。基础是2005年的《传播学是什么》,随后改写为本书第一版的教材样式,鉴于变化急遽的传播科技形势,第二版进行了重新写作。《传播学纲要(第2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传播学系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在结构上较为全面地阐述
《网络传播学概论(第3版)》是国内最早进行网络传播研究的专著之一,也是作者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技术最新发展及其影响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网络传播学概论(第3版)》第1版出版后,已被国内数十所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及专业采纳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作者随后在日本与美国作研究与访问学者,接触到了国外网络新闻传
网络传播学概论(第4版)
现代科技以通信、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上述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每天都在涌现、升级、更新、拓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本书以数字化为主线,通过一些具体、饶有趣味的故事或例子,讲述我们这个数字时代发生的种种现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从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工具,并结合云计算技术简要介绍了云环境下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共分九章,包括
《中华信息科学论坛(2013年第2卷)》的定位以学术性,情报性,综合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为主,涵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学,文献计量学,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信息相关学科,力图反映这些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学术动态。
《信息科学原理(第5版)(精)》创建了“全信息理论”、“信息转换原理”和“信息科学方法论”,形成了信息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独树一帜。全书分为4篇。第1篇给出信息科学的背景和定义,是全书的总纲;第2篇提出并建立全信息理论,是全书的基础;第3篇阐明信息转换原理,把相互分立的感知论、通信论、认知论、智能论、控制论、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早在18世纪,女权思想就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并发展起来,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这场妇女运动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即女权主义运动第一个高潮。到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再度达到第二次高潮。这时的“feminism”已远远超出了前期“女权主义运动”所指涉的政
如今,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同时也给学术理论界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新媒体”一词越来越多
微博,以140字为限,通过转发、评论形成一条快速的传播路径,替代过去的论坛、博客,多次成为网络热点事件的重要助推力量,很快由小众的新媒体转变为大众传播的平台,相关讯息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引起广泛关注进而成为舆论焦点,之后再经由大量转发、线上和线下的互动,终形成网络舆论并在现实中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与论坛、博客不同的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