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观察(第四辑)》为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年度系列出版物,以独立立场和不同视角对当下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作出描述、分析、诊断。本辑从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文化城市建设与发展、文化科技与产业运营、文化理论与模式研究、文化法治与权利保护等五大方面展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入观察与思考。
《无问西东》,清华精神的两种声音创造101,逆袭神话还是氪金游戏医疗问题得文化表征中,药神是如何炼成的?市场与政策夹缝下,新说唱将何去何从延禧宫斗:爽文化中的全民狂欢。娘炮当道:性别气质的当代迷思。邪不压正:隐语时代得能指游戏世间再无金大侠:与武侠巨匠的集体告别。 八个热点事件,构成了《2018年文化观察选粹》观察20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在对现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国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实施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实施模式与路径,设计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框架,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运行过程模型,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书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概述入手,对体系运行机制研究、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进行了讲解,重点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意义及现状、数字图书馆服务方式分析、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推广与利用;最后分析了我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发展状况及发展中面临的困惑。
本书分为新视界、“大文学”视野、文学档案、民国文学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港澳台文学研究、访谈与学人等栏目。
《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8)》主要对2017—2018年(含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上半年)文化企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趋势前景、对策思考等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是突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借此真正为国内文化企业及相关投资机构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发展定位、进行战略决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经验借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与存在的问题、国内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案例,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本书选取中国部分文化资源(如名人、名城、名江、名山、名街、名园等)作为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将文化资源、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品牌、旅游品牌及其发展优势,从而推动相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本书的研究对我国自贸区发展建设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在自贸区热潮下,整理分析了有关自贸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从多角度对自贸区与开发区的区别进行辨析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敬畏之心,人民网邀请于蓝、单霁翔、才旦卓玛、姜昆、刘兰芳、莫言、牛犇、冯骥才、靳尚谊、李谷一、王晓棠、陈爱莲、李舸、李雪健、尚长荣、张良、翟俊杰、夏菊花、李光羲等19位当代中国*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诗意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