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笔者近年来有关中西文明比较与对话的思考。内容包括:差别与对话;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重构;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等。
《文明生态论》对中华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创世神话、基本哲学和宗教思想体系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并将现存主要文明及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当作一种“生态”来研究,提出决定未来人类命运的关键取决于哪种“文明生态”将主导人类的发展方向。现代世界以西方文明生态为主导,已造成人类的困境与危机。以“儒道”为核心
中国美术与现代主义-(庞德、摩尔、史蒂文斯研究)
本书专题一“审美代沟与大众文化”,聚焦审美代沟的概念、审美话语权的代际争夺、新媒体环境下的审美代沟微观现象、建构跨代际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可能性等问题;专题二“城市空间研究”,则持续关注与城市建筑、历史书写、文化建构有关的研究,阐释中国城市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创造,从文化政治角度丰富、深化读者对于城市的感知与理解;专题三
本书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结合英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思想的形成和演变逻辑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批判性分析。通过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发展的整体视域中,从实践与文化关系阐释方式的转向、主体存在方式的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转向、社会变革方式的转向以及价值选择的转向五个方面着力探讨了这一思想在逻辑
斯图亚特·霍尔(1932-2014)是学术场域中的切·格瓦纳。他的学术形象或者“身份”是多重的:50年代后期,他是第二代英国新左派中的风云人物;60、70年代,他致力于文化研究的开拓,被视为伯明翰学派的奠基者和真正的“文化研究之父”;80年代,他率先批判撒切尔政权,是“撒切尔主义”概念的始作俑者;80年代末期以后,他开
本书通过对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化批判思想进行分析和评判,力图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其文化批判思想,深入探析文化批判思想所反映的理论旨归和社会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形成对政治、经济、制度等社会核心要素的系统理解,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思,从而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他的文化批判思想深受英国经验
霍加特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开启了20世纪以来“文化转向”思潮当中堪称与法兰克福学派比肩的英国文化研究的先河。本书正是围绕占据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坐标系关键人物霍加特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全部学术生涯的经典著作,把握其思想脉搏,深入其思想本质,探究这一思想对整个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后续发展
本书是引进版趣味哲学读物”哲学与流行文化丛书”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漫威宇宙”中备受欢迎的《奇异博士》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如:奇异博士如何协调他对科学和魔法的信念?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孤独?当他说“我们只是冷漠世界里的一粒微小的转瞬即逝的尘埃“时,是什么意思?本书利用多种哲学原理,如存在主义、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伦理学等解释
本书是哲学与流行文化丛书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蜘蛛侠》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如:彼得·帕克要对本叔的死亡负责吗?伟大的能力意味着伟大的责任吗?蜘蛛侠要怎么和之前的朋友、现在的罪犯斗争?本书利用多位哲学家的理论,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解决《蜘蛛侠》中的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