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侧重介绍了数字资源类型、数据库组成原理、各类信息的实际应用、国内范围及检索技巧。包括科技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应用,网络报刊、图书、特种文献数据资源检索,外文数据库,国际联机检索等。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检索经验,总结了各类信息检索的难点,集经验于本书中,读者在利用中可以解决实际操作带来的难题。本书是具有实用性、工具性的书籍。本书重点侧重国外数据库和国内重点数据库,并结合与科研课题紧密关联的技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困惑用实例进行介绍。
本书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主要介绍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检索技术、中外著名文献信息检索数据库系统以及文献管理软件、学术论文撰写规范等综合利用内容。本书一共包括12章,第1章为化学化工文献信息的概况及检索的基础知识;第2章是化学化工网络信息资源,主要介绍了常用计算机检索技术及学术搜索引擎;第3~5章分别讲
《历史文献学》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介绍文献生产、流通、收藏、整理的全过程。这是《历史文献学》的核心部分,即上编“概论”部分。文献流通,以前的教材较少涉及。其实,流通很重要。文献流通反映了文献的动态,展示了文献活的一面。没有流通、传播,怎么会有收藏、整理呢?文献学不应该只是关注死的文献,而应该关注活的文献。 《历史文献学
国内概论性教材,多数只针对图书馆学,或只针对情报学,本书为国内首部针对LIS的基础理论教材。于良芝教授一改《导论》中刻意表现的专著风格,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减少直接引用,极大地改善了内容的易读性。她希望本书不仅仅能带给学生图书馆情报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能辅助相关课程培养他们作为专业人员的能力。本书所阐释的概念和理论,可
大学新生是图书馆重要的用户群体之一,做好新生培训可以从一开始就让这些读者保持对图书馆的兴趣度与依赖性,因此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新生的培训工作。从新生入馆教育、到新生信息素养、再到新生心理辅导以及人生发展规划,每一项都是图书馆服务的重点。本书作者调研和分享了多家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的案例,为中国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
《藏书家》第21辑刊载了26篇文章。陈灿峰先生的《印谱:余事见文心》一文重点介绍了沪上著名印人、藏谱大家王哲言先生收藏的印谱。读罢此文,深切地感受到印谱之美,正如作者所云印谱之美自外而内……是文人艺术的精华所在……印谱之美自外而内。胡桂林先生的《这柬儿权作言儿代》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报刊资料分类汇编法律法规卷(套装上中下册)》收录一八九八—一九四九年间一百余种报刊上有关图书馆法律法规的文章七百余篇。根据每篇文章的内容,按主题分为以下十八类:(一)一般法令;(二)关于国立图书馆的法令;(三)关于省立图书馆的法令;(四)关于市立图书馆的法令;(五)关于县立图书馆的法令;(六)关于区立
掌握和运用化学文献检索工具和方法,对提高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开阔视野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曾《化学文献检索与运用》正是为了适应文献检索应用于当代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编写而成的。《化学文献检索与运用》反映了化学文献检索新动态,具有选材新颖准确、系统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全书共分11章,包括绪论、
本书主要收录清末民国时期各种图书馆学专著,包括图书馆学通论、图书馆管理法、分类编目、目录学、图书馆事业史等五类。凡正编未收的各类图书馆馆史资料,附列于后。共收录相关文献一百余种。对于图书馆学研究者来说,它不仅是一部史料集,其中的很多探索具有现实参考价值,是图书馆学专业必备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