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根据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行为特征、成长规律,密切结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和典型心理问题,在结构。上采取“关键点讲授——项目制驱动——体验式互动——成长性反馈一拓展阅读”的框架体系,同时加入了微课、动画、视频等数字资源,淡化理论知识,突出实用性,强化助人自助的理念。本书的内容分为三篇,共九个单元和一个
本书为作者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与教育理论研究,并对校园文化有独到研究,收集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了校园文化、地域文化、文化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既论述了作者自己的研究理论成果,又吸收介绍了其他的研究成果,囊括了大部分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适合各种不同类型问题的决策步骤。我们不仅能够掌握如何在信息充足且对问题熟悉的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还能够学会如何在信息有限且问题新颖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及介于两种情况之间的其他决策方式。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利用已知信息做出决策判断的过程,以及如何在信息有限和暗含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选择合理的决策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也就是用微课、慕课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变革。《微课慕课设计、制作与应用实例教程(第2版)(微课版)》图文并茂,理论
这是一本学术专著。本专著在分析总结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贴合服务对象需求,囊括多领域服务方法,注重实用性,对于一线工作者具有较大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全书分为五章,分别是: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念、内容与方法;第二章满足学生改善性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第三章满足学生预防
哈佛大学教育变革领导力小组负责人托尼·瓦格纳走访了美国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与商界的引领者们交谈,了解职场和社会迅速变化的需求。他提出,未来新环境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善于沟通的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7大生存力。 作者提出,学校教育理当是培养未来人才7大生存力的关键一环,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以核心素养立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
本书分为八篇,第一篇介绍新中国建立后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考试(1949-1976),第二篇介绍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后的普通高校、中专考试招生(1977-2021),第三篇介绍成人高校、中专考试招生(1977-2021),第四篇介绍恢复高考后的研究生考试招生,第五篇介绍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和教育终身化趋势的自学考试制度(1984
本书是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全书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从中职学校目前的劳动教育情况、中职生的特点出发,探究中职生在新时代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全书共包括七章,分别为劳动与劳动教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和劳动安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劳动知识,接受劳动教育,
本书围绕数字文化对教育革新的影响展开论述。首先探讨了数字文化对教育革新的启迪与挑战。其次,从数字文化与学习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数字技术在学习环境中的作用,涵盖了移动学习、虚拟现实以及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等内容。接着,详细介绍了社交媒体在学习中的应用,探讨了在线学习社区与合作学习,以及知识共建与社会学习网络的重要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