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处理与应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农业灾害天气基本类型及影响特点,是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工作的基础知识概要,按照从春至冬的时间线,共介绍了20种灾害天气类型,方便读者了解我国灾害天气的发生规律、主要类型及发生特点;第二部分介绍各类灾害天气对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和危害,及相应的防灾减灾技术;第三部分介绍各类灾
本书内容包含:天气为什么会变化呢;什么是气温;怎样判断阴天和晴天;变幻莫测的云是怎样形成的;“飞机云”是什么;怎样看云识天气;人工降雨是怎样做到的;怎样计算降雨量;轰隆隆的雷声离我们有多远等内容。
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几次罕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异常高温热浪,以及2023年北京7·31特大暴雨等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风险。人们迫切希望了解,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否越来越频繁了?它们的发生是否和气候
本书共分九章,分别为我国水旱灾害、水旱灾害防御概述、监测预报预警、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防汛抢险技术、抗旱措施和保障措施。
本书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有关大气辐射自动监测站的建设、运行、维护等专业知识,涵盖了我国辐射自动站发展史、国际辐射现状、监测方案、质保方案和设备性能测试等,充分反映了国内辐射自动站成果和经验。主要内容包括: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发展历程和点位布设、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技术、我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也为中国公众所普遍接受。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指导着农业生产,并通过生产实践和启蒙教育成为每个人的常识。即便在今天的城市,人们也能对二十四节气歌熟记于心。 《来自太阳的24封信》一书从气象学角度来解读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具体介绍名称由来、气候特征以
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城市室外热环境研究领域的进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城市河流和湖泊对内陆城市滨水区域微气候的影响。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微气候概论、实验设备与实验数据的测量、ENVI-met计算机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河流对滨河空间微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的滨河空间优化、
此前我们只能在遥远的度假胜地感受到的热浪、暴雨和毁灭性的风暴,是否意味着气候变化,抑或它们只是正常的天气现象?物理学家弗丽德里克·奥托女士参与了归因科学的建立。借助这种革命性的方法,她可以准确计算出气候变化何时会发挥作用。像“哈维”飓风这样的灾难是人为的吗?干旱是全球变暖的结果,还是像往常一样,只是一段难耐的酷暑?数据
气象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逐年递增。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与风险管理的理念不断提升和改进。本书强调知识性与思想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融合,融入多年科研成果理论,系统介绍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国内外**进展。全书共14章,首先概述了气象灾害的分类和特点,然后分别介绍了洪涝、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