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代国人自办的私立大学光华大学(19251951)为研究对象,在顾及光华大学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教学与学术发展情况的同时,重点讨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之下,光华大学与国家、政府以及政党之间的互动,展现这样一所私立大学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并为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为何失败这一问题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本书作者陈铁民先生乃唐诗学大家、学界耆宿,作者论述唐诗文献整理、考证的方法和门径,即从作者自己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体会和他人的有关经验出发,归纳、总结出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门径,还有若干应注意的问题,再找出众多具体、典型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以唐诗为主,间及唐文),予以论证和说明。本书以作者1981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时,为高年级
《甘肃文化与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2025)》对甘肃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工作进展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探讨,设计评价体系进行发展水平评价,利用“大事记”对2023~2024年度甘肃文化和旅游业发生的大事进行梳理记录,集原创性、参考性、史料性于一体。 本书关注当下,选题前沿,视野开阔。皮书专家对甘肃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中长
本书作者通过发放基于教师的老挝高等教育国际化情况调查和基于学生的老挝高等教育国际化情况调查问卷,对国际化视域下的老挝高等教育现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老挝通过实行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接受国际教育援助,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吸引国外高校到老挝办学,有效弥补了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高等教育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与老挝山水
本书借鉴经济社会学的“占有三维度结构”等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组织特点,形成独立学院互动分析框架,具体分析独立学院合作双方、独立学院(办学者)与政府之间彼此的互动过程与互动策略,梳理影响各方互动的主要因素与相关机制,探讨各方围绕对独立学院的管控所形成的互动关系。 本书通过案例比较方法,深入分析、比较各类独立学院
1838年至1949年,中国出现了近800份石印报刊,主要包括《述报》《点石斋画报》《时务报》《晋察冀日报》等。这些石印报刊丰富了报刊的形态,及时有效地传播了各类资讯,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然而,报刊的内容历来是报刊史研究的重点,媒介技术受到的关注度较低,目前针对中国近代石印报刊整体历史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尚付阙如,这
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区域创新发展起到较好支撑作用。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的不断加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通过对吉林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投入及创新产出等方面进行梳理,
本书包括总报告、专题篇、案例篇、区域篇四个部分。总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河南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2025年河南文化发展的趋势。2024年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高、文化类展会活动丰富多彩、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等,2025年河南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努力将河南省
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均肩负助力新发展格局的时代使命,二者的深度融合,是丰富优质供给、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作为中国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进程中新型旅游目的地的典型代表,对其发展的研究有利于明确当前体旅深度融合的实然现状,进而对标国家战略提出系统性发展建议。本
本书为第7本未来媒体蓝皮书,由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重点智库福建未来媒体智库、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未来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网络视听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组织编撰,以“智能视听:驱动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2023~2024年我国视听产业在智能新时代下所面临的创新与挑战,分析了2023年未来媒体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