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两部分,上编是以消费社会的规范意义作为研究现代时尚文化的基本视野,对时尚文化的权利视野给予廓清,在此基础上以符号学理论论证了时尚运行的逻辑,并对现代时尚在大众文化、身体、高级品等维度给予直观打量。下编是根据以上逻辑,从文化设计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开发中古城设计、博物馆设计等给予哲学思考。
文化消费具有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重属性。提升文化消费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有益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能有效彰显其经济、社会与意识形态效益。本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消费科学内涵为基点,研究文化消费提升的要义、文化消费发展演进、文化消费的增长因素及机理、文化消费质量的内容及提升思路、文化消费满意度量化体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8》沿用了一贯的“总-分-总”结构,突出了点面相结合、描述与分析相结合的传统特色。开篇总报告重在从全局高度反映中国创意产业在2017年的发展态势和年度特色,及时关注并深入分析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创意业态;重点关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和文化旅游融合等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
本书内容包括:特稿、新视界、“大文学”视野、郭沫若研究、民国文学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著述·综述等。
《深圳蓝皮书: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8)》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改革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与城市文化、案例与借鉴等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2017年深圳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与主要成果,简要分析了深圳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努力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提升文化供给质量、促进粤港
澳门文化产业论坛创办于2015年,由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发起,得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澳门文化产业论坛以澳门独具特色的中西文化底蕴为依托,并且借助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制度优势,汇聚两岸四地和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为澳门的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出谋划策。2017年论坛以社区经济与创意营
特色小镇建设是未来十数年内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其关键是产业化。大陆方面,福建的特色小镇建设颇有成效,台湾的特色小镇建设也颇有经验。本书即以两岸的特色小镇建设为考察内容,分总论、理论热点篇、福建发展篇、台湾经验篇、典型案例篇五个部分,收录了近20篇文章,探讨其得失。
《巴文化研究(第2辑)》是一部关于“巴文化”研究的论文集,共15篇文章,分为巴域历史文化、巴域文学与文献、巴域考古专题研究三个板块。内容包括对宋代三峡地区的畬耕农业,巴人族群、移民及其政权,宣汉罗家坝朱砂葬,宕渠与賨城等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均为该书的的特色,它们从各个具体而微的侧面反映了巴域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
本书涉及民俗、传统技艺、民间文学、音乐类六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包括彝族服饰、彝族传统婚俗、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彝族克智、毕摩音乐。本书首次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衍变、发展脉络、基本内容、表现形态、基本特征、价值与功能、代表性传承人存续状况,以及传播与影响,并辅以乐谱、照片
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民间岁时节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