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除绪论外,共分为11章,分别为弘扬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掌握校园劳动技能、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工业文明、学习护理知识和急救常识、志愿服务暖人心、社会实践出真知、勤工助学促成长、红色基因永相传。
近些年以来,社会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问题而退学或者休学,这样的事情在不断的增加,随之不断增加还有自杀或凶杀等较为极端的事件。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了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一书,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本书是朱圣庚《生物化学》的学习辅导书,主要适用于第4版教材。本书遵循第4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三篇36章(第一篇包括第1~14章;第二篇包括第15~28章;第三篇包括29~36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剖析本章的核心考点;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国‘在家上学’的教育实践与监管政策研究”(课题批准号:CHA160211)的成果。本书动态呈现了中国“在家上学”现象的发展历程,探寻其出现的内在动因,深入描述和解读其教育实践的表现形态和运作过程,分析中国“在家上学”的具体成效与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在家上
本书分为社交、自信、情绪、自制、学习、审美、专注和积极八个部分,内容包括:怎样做自我介绍?如何克服怯场心理?找别人帮忙很丢人吗?我应该怎样帮助别人?被朋友误会怎么办?怎样融入别人的谈话?什么是分享?等。
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教育社会学将走过百年历程。百年来,有先驱对源于西方之教育社会学的舶来和草创,亦有“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教育社会学之取缔与停滞,更有改革开放后教育社会学的重建与发展。在此过程之中,始终伴随着借鉴和吸收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方法与坚持本土意识、尝试理论原创的双重努力,同时也不乏夹诸其间的困惑与焦虑。为
《于漪全集1基础教育(修订版)》:本卷主要论述基础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奠基作用,以法治校、以德兴校的价值追求,学校立德树人刚性责任的实施,校园优质文化的创建与浸润,校长自身的建设与修为,学生世界的研究。论述树立教育自信,建立中国自己的教育话语权,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记录作者向书本学习,专家、同行、学生和社会上
《新时代大学美育》涉及大学美育的八个重要部分,整合为上、下两编,从新时代大学美育的理论内涵、目标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本书继承现有美育和大学美育教材的理论成果,摒弃现有教材中将美育与美学混杂讨论的弊病,力图对新时代大学美育展开理论剖析和进行实践指导,突出大学美育目标的达成,建立了逻辑严谨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美育体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思想史专论、陶行知研究精粹、区域教育史辑要、高等教育史散论,共四部分。具体包括:《简论墨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开古代科技教育之先河——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重视改革清末封建传统教育的张之洞》等。
本书是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课程标准”)及《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结合上海市最新高考改革方案编写而成。全书按章节编写,每节由知识梳理、疑难解析、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等栏目组成,力求通过典型例题的辅导和精选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