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探讨中国商周时代至1949年之间的图书散佚情况,考证了古代图书的散佚情况,分析了图书散佚的原因,指出了避免图书散佚的方法。
本书是《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标准规范成果》丛书之一,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期刊论文元数据规范、期刊论文元数据著录规则和样例数据。期刊论文的元数据规范遵循了描述元数据的两层基本结构:核心元素和资源类型核心元素,由13个核心元素(修饰词22个,编码体系修饰词15个)和2个资源类型核心元素(修饰词3个)组成,大部分元素都扩展了元
《国家图书馆电子连续性资源元数据规范与著录规则》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即电子连续性资源元数据规范、电子连续性资源元数据著录规则和著录样例。电子连续性资源的元数据规范遵循了描述元数据的两层基本结构:核心元素和电子连续性资源个别元素,其中包括14个核心元素和2个电子连续性资源个别元素,大部分元素扩展了元素修饰词和编码体系修
近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学位论文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科研与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组织学位论文(数字)资源,实现对其描述、管理、定位以及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检索与利用途径是当前学位论文信息资源建设的关注重点。由此,学位论文元数据的研究应运而生,其核心是元数据标准规范的制定。本标准
收录民国时期编印的综合性和各科论文索引共计24种,包括《中文杂志索引》、《最近杂志要目索引》(《人文》月刊附刊),以及教育学、政治学、地学、农学、法学、水利、工程等方面的论文索引,是检索民国时期学术资料的重要工具。
《民族古籍研究》是由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研究所创办的学术刊物。《民族古籍研究》以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为主要研究对象,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语言、文字、文学、地理、考古等多个方面;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古籍研究的综合水平为己任,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
《人际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改变现行大多数教材以传统文献形态展开叙述的结构体系,遵循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规律,以传统文献、数据库、网络及机构四类信息源作为主干结构,既包含原有内容,又有效容纳了信息源的新发展。《人际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系统介绍了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并对四类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献学专业文献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古文献学知识、理论和方法,遂与诸同仁一起,出入书林,积稿盈箧,以彰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 《古文献学著录文选》所选的文章与上述古文献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有关。选文以常见、实用的版本为据,并注明出处及所用版本。选文力求完整,还包括了对作者、体例及内容的简要介绍。
《大学生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阅读推广的起源、阅读、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全民阅读、大学生阅读行为分析、大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少、大学生的阅读环境仍不如人意等内容。
《校雠蒙拾读韩蠡解》一书由两部分构成。《校雠蒙拾》是作者任教于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时,为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校勘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该书从“正名”、“冯依”、“体用”和“辨讹”等四个方面阐述在校勘古籍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读韩蠡解》一文是作者校读韩愈诗作的心得札记,主要就韩愈诗中的疑难字词作考证和探讨,此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