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二版是作者在重庆大学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大学物理教材,现对第二版内容进行修订。教材以新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为依据,在教材结构和编写内容上做了一定改动。全书内容精练、概念清晰,力图在有限的课时内清晰准确地讲授大学物理的基本内容。本书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内
《普通物理学1(第5版)》是在原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工科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读者多年来使用《普通物理学1(第5版)》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当前国内外物理教材改革的动态修订而成的。此次修订保留了第三版的体系、风格及特色,改写了部分内容,调整了个别章节,增加了阅读材料,充实了应用类题目,在
《非平衡态相变》是一套标准的教科书,全书分为两卷,内容涉及两类非平衡相变理论。第1卷主要包括吸收相变,其中有进入吸收态的相变静力学和相变动力学等。第2卷论述远离平衡张弛行为和老化。全书各章末有习题,书后附有题解。第2卷目次:老化现象;精确可解模型;简单老化综述;局域标度不变性z=2;局域标度不变性2;Lifshitz点
《非平衡态相变》是一套标准的教科书,全书分为两卷,内容涉及两类非平衡相变理论。第1卷主要包括吸收相变,其中有进入吸收态的相变静力学和相变动力学等。第2卷论述远离平衡张弛行为和老化。全书各章末有习题,书后附有题解。读者对象:物理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本书分为基础常识篇和基础实验篇两部分。基础常识篇包含绪论、物理实验基础理论和物理实验预备知识三个章节,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实验课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流程。第2章物理实验基础理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第3章物理实验预备知识简要介绍了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与使用方法、基本调
本书是J.W.Goodman所著《统计光学》的第二版。《BR》本书秉承第一版的精神,用通信理论中的概率统计方法,研究光场本身、光传播过程及检测接收时的随机涨落。它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在信息光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涉及对于光的本性的理解,同光学中的其他分支有着密切联系,它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光学工作者的必备知识。
本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
本书是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
量子力学基础原理解读
本书是依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结合编者多年的物理实验教学与科研成果,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误差理论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基础物理实验,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