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往事》的讲述跨度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斯人斯事满满的济南味道。其中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部分由陈忠执笔,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老济南人懵懂而温暖的过往,而是一代人难以释怀或者说是深入骨髓的集体回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部分则由魏新执笔,讲述他作为一个新济南人,从一个求学济南的学子,到毕业工作
本书是江苏省文化厅组织编纂的省级文化专业年鉴,是逐年记载全省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本卷收录2016年全省艺术生产、社会文化、文物、文化市场、文化科技与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情况,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江苏文化建设提供全面、准确、系统的信息资料。本卷年鉴所收录资料共分18个部分:特载;专文;文化工作大
本书从总报告、发展前沿、行业报告、区域报告四个部分十四个章节进行专题分析,分别为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形势分析与对策、“十三五”时期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与思路、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瓶颈与文化产业发展机遇、辽宁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发展报告、辽宁新媒体产业发展报告、辽宁大网络产业发展报告、辽宁动漫产业发展报告、辽宁文化旅游业发展
本刊每年一辑,致力于传播“多彩贵州”文化,竭诚为多彩贵州文化的研究者、爱好者服务,既注重学术性又注重大众化,既注重理论性又注重实践性。读者的喜欢与需求就是我们编辑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与广大读者、作者一起努力,把《多彩贵州文化学刊》办成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办成展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推动多彩贵州文
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是广东人民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随着广东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镇正面临着急功近利式的改造和摧毁,保护问题严峻,保护对策的提出迫在眉睫。本文系统考察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近三十多年来的保护历程,运用建筑学、经济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荆楚文化的内涵及符号提炼、传统文化视觉传播的理论机制与媒介特征、荆楚文化可视化传播的现状分析、荆楚文化可视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等。
在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利用好大数据时代下的相关技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式方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可以以数字化创新模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解决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大数据
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培养工程2012年进行了首批遴选,2014年纳入“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目前已推出80位青年英才。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组织实施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出版项目,《才俊的炼成——青年文化英才(卷一)》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二本,将采访15位在文化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自贸试验区与文化产业开放战略》内容简介:本书对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开放战略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开放战略制度创新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制度感知效能进行了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对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开放战略的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公司治理等战略基础,以及国家文化安全、全球竞争格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研究